沛县:生态肉鸭成为富民大产业

   2013-01-08 5860
核心提示:广西桂柳家禽徐州分公司苗鸭孵化车间徐州龙飞鸭科技示范园全封闭电脑自控标准化肉鸭养殖圈舍水面养殖徐州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肉

广西桂柳家禽徐州分公司苗鸭孵化车间

徐州龙飞鸭科技示范园全封闭电脑自控标准化肉鸭养殖圈舍

水面养殖

徐州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肉鸭加工车间

 

沛县东濒微山湖,西含大沙河,北有昭阳湖,河湖环绕,水草丰茂,素有苏北水乡之称,是天然的养鸭牧场。全县林业用地30万亩,林区空气新鲜,地草繁茂,也是养鸭的最佳境地。2005年以来,沛县坚持把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用工业化理念、市场化手段、产业化思维,强势推进生态肉鸭、设施蔬菜、优质稻米三大优势主导产业扩规模、增效益、上水平,生态肉鸭产业异军突起,短短几年发展到亿羽以上,成为全国生态肉鸭养殖第一县。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给予高度评价,称这在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史上,堪称奇迹,沛县高效规模农业为全省树立了一面旗帜。

  ◆产业现状

  选择培育生态肉鸭产业,推动了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也带动了关联产业快速繁荣,生态肉鸭产业已成富民强县的强力支柱

  一实现规模化生产。生态肉鸭发展千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镇达到6个,百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村46个,十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159个,全县建有鸭棚15000栋,形成了北部小区养殖、西北部林鸭复合养殖、东部沿湖水面养殖三条养殖带,年养殖量突破1.5亿羽。2008年9月被中国特产之乡评委会授予“中国肉鸭之乡”称号,全县养殖户达万户,肉鸭产业从业人员达10万人,肉鸭产业链产值超过80亿元,农民从肉鸭产业中的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

  二实现产业化经营。国家级龙头企业中国雨润集团、广西桂柳集团、河南华英集团、中国希望饲料集团等纷纷落户沛县。生态肉鸭产业的加工企业6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2亿羽,形成了集种鸭孵化、规模养殖、宰杀分割、熟食加工、羽绒加工、饲料禽药及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三实现优质化发展。着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生态养殖效益。在大力推广英国瘦肉型樱桃谷鸭、法国番鸭等优良品种的同时,适时普及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广应用了林鸭生态复合经营、无公害养殖、程序免疫等新技术、新成果,在江苏省率先通过了肉鸭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论证,使养鸭生产水平、肉鸭品质明显提高。

  四实现组织化引领。在全国率先探索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协会上。组建了江苏省肉鸭协会,从事肉鸭生产的专业协会、合作社有41家,经纪人队伍发展到428人,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运作方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实施肉鸭规模养殖、订单生产。

  ◆产业发展

  切实提高肉鸭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使沛县肉鸭成为县域经济的大产业、国内外知名的大品牌和辐射全国的大市场

  一发展大产业。按照“上规模、出特色、增效益”的整体目标,狠抓科学养殖,大力推广和改良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大棚架养、保温育雏等科学饲养技术。通过创新科技,健全服务体系,推动肉鸭产业蓬勃发展,进而带动饲料、加工、冷藏、运输、贸易等相关产业快发展,打造沛县肉鸭百亿元大产业。

  二创出大品牌。整合资源,以培育“古沛龙飞鸭”为主攻方向,引导龙头企业积极走品牌战略之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坚持与文化联姻,使沛县的肉鸭产业从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让“古沛龙飞鸭”成为沛县对外的新名片。

  三建设大市场。针对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以江苏省肉鸭协会为龙头,创新完善“支部+协会”新农合组织,把养殖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配置相应物流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实施“古沛龙飞鸭”产品进超市(连锁店)工程,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建设超大型肉鸭交易市场,使沛县成为全国最大的以鸭产品为主的畜禽产品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产业提升

  在技术、品牌、营销、宣传等各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真正实现“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一)提升品质,以科技为支撑,进一步加大投入,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养殖。大力发展规模大户、小区和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建设,引导广大农民调整和更新以“地养”为主要的养殖模式,转变成“架养”模式,并推广生态养殖模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饲养转变。按照“五统一”的措施,统一供应良种,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收购,为鸭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注重鸭业有机废弃物的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林下养鸭等现代高效规模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的建设,打造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样板”。二是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化产品生产、加工、贮藏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形成质量保证体系。三是强化新产品开发。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在规模化、深加工和分割小包装上求突破,大力发展旅游型、方便型、营养型鸭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稳定发展羽绒服饰加工的同时,积极开发羽绒工艺品,争取出口创汇。

  (二)提升品牌,就是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产加销合作,壮大龙头企业,扩大宣传,健全销售网络,打破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是加大宣传推介。统筹规划“古沛龙飞鸭”的整体形象宣传,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健全销售网络体系。在巩固现有沿海一线市场的同时,向南北延伸,将产品销售区域扩大到北京、天津、福建、山东、辽宁等省市和地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三是引导龙头企业创树品牌。大力引导、鼓励加工企业实施名牌精品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三品认证”,创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品牌和国家、省、市名牌产品。

  (三)提升品位,以文化为底蕴,进一步挖掘沛县独特资源,提升产品文化品位,外树地域形象,内强地方经济,实现产业快速腾飞。一是文化搭台。鸭文化应融入到城市的整体风貌中去,挖掘“古沛龙飞鸭”独特的文化内涵。二是旅游促销。结合旅游强县建设,优化配置鸭业和旅游资源,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与鸭业结合,成为肉鸭产业链的延伸。将沛县“龙飞鸭”发展成旅游市场的拳头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都市农业的闪光点。三是加大扶持。围绕新品种推广、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的建设以及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加大技改投入、实施品牌创建,以及提高农民养鸭的组织化程度等环节,从项目、资金、用地、保险、信贷等方面扶持,出台更为优惠的扶持政策。农林、财政、发改、科技、质监等部门进一步加大项目集聚鸭业经济的力度,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形成合力,推动鸭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