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2012-11-17 22310
核心提示:本病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病初精神萎靡,不食,行动呆滞,缩颈,翅下垂,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不久,
本病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病初精神萎靡,不食,行动呆滞,缩颈,翅下垂,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不久,病鸭出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发生痉挛,数小时后死亡。死前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姿势。本病的死亡率因年龄而有差异,1周龄以内的雏鸭可高达95%,1~3周龄的雏鸭不到50%;4~5周龄的幼鸭基本上不死亡。剖析可见特征性病变在肝脏。肝肿大,呈黄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脏有时肿大,外观也类似肝脏的花斑。多数肾脏充血、肿胀。心肌如煮熟状。有些病例有心包炎、气囊中有微黄色渗出液和纤维素絮片。肝脏水肿,并有许多针尖大至黄豆粒大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在感染初期呈空泡化,后期则出现病灶性坏死,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有血管套现象。脾肿大,呈斑驳状。肾肿胀,血管明显,呈暗紫色树枝状。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