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谷鸭源于中国北京鸭,1873年传入美国并于1874年流入英国,经过英国人优化繁育后进入中国市场,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高、净肉率高和饲料转化率高,以及抗病力强等优点,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鸭。而微量元素锌是目前发现的生理功能最多的一种微量元素,它是40种金属酶的组成成分,200多种酶的激活因子,参与体内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代谢过程,对家禽特别是肉鸭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重要作用。
目前关于肉鸭对锌需要量的研究报道不多,一般多参照鸡的饲养标准,而鸭对锌的需要量不仅受身体状况的影响,还受肉鸭品种和饲粮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的肉鸭体组织中锌含量不同,因此对锌的需要量也是不同的,而日粮中的钙、植酸、铜和葡萄糖硫苷等与锌有拮抗作用,可降低锌的吸收,特别是在杂粕型日粮中钙磷平衡及利用率会影响锌的吸收和利用。本试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锌添加水平对樱桃谷商品肉鸭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初步确定杂粕型日粮条件下其最适锌添加量。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与分组设计
选择1980只刚出壳的体重相近的健康樱桃谷商品肉鸭(由山西铭信禽业有限公司提供),随机分为试验组I、试验组II和试验组III,每组设三个重复,公母随机,共3组9个处理,每个处理单栏饲养。
1.2锌源
试验所用锌源为市售饲料级硫酸锌。
1.3 试验日粮
试验以玉米-杂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试验组I、试验组II和试验组III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80 mg/kg、100 mg/kg和120 mg/kg的锌。试验基础日粮见表1,基础日粮营养含量见表2。
表1基础日粮
原料名称 |
0~15日龄 |
15~25日龄 |
25~40日龄 |
玉米 |
53.923 |
55.941 |
57.42 |
次粉 |
8 |
10 |
10 |
小麦麸 |
0.67 |
4.5 |
2.2 |
棕榈仁粕 |
2 |
2 |
2.5 |
豆粕46 |
17.9 |
6 |
2.2 |
棉粕 |
4 |
5 |
6 |
玉米蛋白粉55 |
3.5 |
|
5 |
玉米蛋白粉60 |
|
4 |
|
玉米胚芽饼 |
2 |
3 |
4 |
喷浆玉米皮 |
3 |
4 |
5 |
鸭油 |
0.6 |
1.2 |
1.6 |
石粉 |
1.28 |
1.58 |
1.5 |
磷酸氢钙 |
1.06 |
0.72 |
0.5 |
植酸酶 |
0.012 |
0.012 |
0.012 |
赖氨酸70 |
0.507 |
0.512 |
0.615 |
苏氨酸 |
0.051 |
0.067 |
0.079 |
甜菜碱 |
0.04 |
0.04 |
0.04 |
小苏打 |
0.15 |
0.15 |
0.15 |
食盐 |
0.28 |
0.3 |
0.27 |
硫酸钠 |
0.2 |
0.2 |
0.2 |
液体蛋氨酸 |
0.165 |
0.136 |
0.102 |
杂粕酶 |
0.012 |
0.012 |
0.012 |
喜力铜 |
0.2 |
0.2 |
0.2 |
氯化胆碱50 |
0.12 |
0.1 |
0.07 |
复合半胱胺 |
0.015 |
0.015 |
0.015 |
黄霉素 |
0.015 |
0.015 |
0.015 |
小鸭预混料 |
0.3 |
|
|
中鸭预混料 |
|
0.3 |
|
大鸭预混料 |
|
|
0.3 |
表2 基础日粮营养含量
营养含量 |
小鸭 |
中鸭 |
大鸭 |
CP(%) |
18.58 |
15.38 |
14.438 |
ME(Mcal/kg) |
2.836 |
2.868 |
2.934 |
Ca(%) |
0.79 |
0.795 |
0.709 |
P(%) |
0.58 |
0.533 |
0.489 |
有效磷(%) |
0.325 |
0.265 |
0.225 |
赖氨酸(%) |
1.146 |
0.898 |
0.899 |
蛋氨酸(%) |
0.4447 |
0.372 |
0.338 |
胱氨酸(%) |
0.296 |
0.25 |
0.246 |
苯丙氨酸(%) |
0.859 |
0.683 |
0.648 |
酪氨酸(%) |
0.6 |
0.473 |
0.459 |
苏氨酸(%) |
0.862 |
0.67 |
0.616 |
色氨酸(%) |
0.186 |
0.139 |
0.124 |
锌(mg/kg) |
32 |
33.297 |
32.307 |
铁(mg/kg) |
79.5 |
93.558 |
92.195 |
锰(mg/kg) |
16.04 |
18.648 |
19.243 |
硒(mg/kg) |
0.02 |
0.024 |
0.025 |
2010年10月13日~11月23日于山西铭信鸭厂进行。试验期40天。
1.5 饲养管理
试验鸭全期网上平养,各处理组肉鸭均自由采食和饮水,每日8:00、19:00各投料一次。前三天舍温维持在35℃左右,三天后每天下降一度,至15日龄育雏结束后舍温维持15~20℃,湿度55%-70%,舍内光照采用24小时光照。并按生产常规进行饲养管理和免疫接种。
1.5 测定指标
于试验鸭0、15、40日龄早上空腹称重,其中15日龄时断料5h进行称重,40日龄时断料12h后称重,并记录各阶段采食量,计算各阶段日增重和料肉比;并于试验第40天时进行屠宰,计算各组屠体重、屠宰率及屠体料肉比。试验全期每天观察记录鸭只的生长、精神、食欲、疾病及死亡情况。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采用均值比较一维方差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
2. 试验结果
2.1 不同锌添加水平对樱桃谷商品肉鸭各阶段生产性能的影响
表3 日粮锌水平对樱桃谷商品肉鸭各阶段生产性能的影响
组别 |
添加量(mg/kg) |
初始体重 (g) |
末体重 (g) |
平均日增重(g) |
日采食量 (g) |
料肉比 |
0~15d I组 II组 III组 15~40d I组 II组 III组 |
80 100 120 80 100 120 |
55.92±1.03 56.97±4.89 56.12±0.84 673.21±5.30 695.18±6.26 692.74±9.81 |
671.40±4.88a 708.07±22.76b 692.59±18.32ab 3056.07±18.24aA 3093.57±20.77aAB 3160.94±7.39bB |
41.03±0.25a 43.41±1.20b 42.68±0.64b 95.31±0.52a 95.94±0.58a 98.73±0.69b |
62.20±0.35 63.60±3.45 61.93±1.85 246.73±0.08 255.36±5.24 250.11±4.18 |
1.51±0.01 1.47±0.06 1.45±0.06 2.59±0.01 2.66±0.04 2.53±0.06 |
同列数据上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不同的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有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2.1.1 生长情况
在0~15天这阶段,各处理组鸭只健康状况良好,组间无差异,但是到了15日龄以后,80mg/kg组的鸭只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均匀度差的情况,个别鸭只个体过小;在生长后期100mg/kg组、120mg/kg组的鸭只都有不同程度的啄羽现象,120mg/kg组尤为严重,而80mg/kg组可能由于生长速度慢,未出现啄羽现象。
2.1.2 体重及日增重
不同锌添加水平对樱桃谷商品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在0~15天和15~40天这两个阶段均有所差异:
在0~15天这个阶段各组肉鸭的体重和日增重随日粮锌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添加100mg/kg锌时出现了峰值,与80mg/kg组比较,100mg/kg组和120mg/kg组的体重、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5.46%和3.15%、5.80%和4.02%,差异显著(p<0.05),而100mg/kg组和120mg/kg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在15~40天这个阶段各处理组肉鸭的体重和日增重随日粮锌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增高,并在120mg/kg锌添加水平时达到最高,与80mg/kg组比较,添加100mg/kg组和120mg/kg组的体重、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22%和 3.43%、0.66%和3.58%,且120mg/kg锌添加组肉鸭的体重极显著高于80mg/kg锌添加组(p<0.01),日增重显著高于80mg/kg和100mg/kg锌添加组(p<0.05),而80mg/kg和100mg/kg锌添加组肉鸭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在这个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
2.1.3 日均采食量及料肉比
不同锌添加水平对樱桃谷商品肉鸭日均采食量的影响效果无论前期还是后期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处理组肉鸭的日采食量随日粮锌添加水平的提高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以100mg/kg锌添加水平时采食量最高;
不同锌添加水平对樱桃谷商品肉鸭料肉比的影响不论前期还是后期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表现出了明显的规律:前期各处理组肉鸭料肉比随日粮锌浓度的提高而降低,与80mg/kg组相比,100mg/kg组和120mg/kg组的料肉比分别下降了2.64%和3.97%;后期各处理组肉鸭的料肉比随日粮锌浓度的增加而先高后低,与80mg/kg组相比,100mg/kg组提高了2.7%,而120mg/kg组降低了2.31%。其中均以120mg/kg锌添加水平时肉鸭的料肉比最低。
2.2 不同锌添加水平对樱桃谷商品肉鸭全期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表4不同锌添加水平对樱桃谷商品肉鸭全期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组别 |
添加量(mg/kg) |
平均日增重(g) |
日均采食量 (g) |
料肉比 (g) |
屠体重 (g) |
屠宰率 (%) |
屠体料肉比 |
I组 II组 III组 |
80 100 120 |
75.00±0.43aA 75.99±0.53aAB 77.61±0.20bB |
177.55±0.12 182.79±2.43 179.93±2.86 |
2.37±0.01ab 2.41±0.02a 2.32±0.04b |
2691.62±5.59aA 2727.74±9.36bA 2777.60±3.83cB |
88.08±0.35 88.18±0.29 87.87±0.08 |
2.64±0.00 2.68±0.03 2.59±0.04 |
2.2.1 生产性能
从全期来看,不同浓度的锌添加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影响效果明显:日增重以120mg/kg锌添加水平时最高,比80mg/kg组极显著提高了3.48%(p<0.01),比100mg/kg组显著提高了2.13%(p<0.05),而80mg/kg和100mg/kg锌添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肉鸭料肉比以随日粮锌添加浓度增加而呈先高后低趋势,以120mg/kg锌添加水平时最低,比80mg/kg锌添加组降低了2.1%,差异不显著(p>0.05),比100mg/kg组降低了3.73%,差异显著(p<0.05)。
而日均采食量从全期来看,随日粮锌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先高后低,以100mg/kg组最高,80mg/kg组最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
2.2.2 屠宰性能
各处理组肉鸭的屠体重随日粮锌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并以120mg/kg锌添加水平时最高,与其余两组相比,极显著高提高了3.19%和1.82%(p<0.01)。而屠宰率和屠体料肉比均随日粮锌添加浓度增加呈先高后低趋势,并都以120mg/kg锌添加水平时最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微量元素锌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已经被报道过很多,在家禽上也不止一次被关注,特别是对肉仔鸡和北京鸭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樱桃谷肉鸭对锌的需要量的报道并不多,尤其是在杂粕型日粮中锌的添加量至今仍未见报道。
本研究表明,不同水平的锌对樱桃谷商品肉鸭的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及屠宰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0~15日龄阶段,在杂粕型日粮中添加100mg / kg无机锌时,樱桃谷肉鸭的日增重和采食量最高,虽然料肉比高于120mg / kg锌添加组,但差异不显著,而且由于育雏阶段的采食量本来就小,约占整个饲养阶段的14%,而前期的体重和日增重对后期的生长发育影响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育雏期在料肉比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应重点考虑提高日增重和采食量,本试验表明100mg / kg锌的添加水平在杂粕型日粮中可使0~15日龄的樱桃谷肉鸭获得较好的增重效果。
在15~40日龄阶段,120 mg / kg 的锌添加量可使樱桃谷肉鸭的采食量适中的情况下更好地提高日增重,而且差异显著(p<0.05),在后期育肥阶段,肉鸭的采食量是很大的,而日增重相对前期较慢,啄羽的出现与后期的快速生长和饲养环境有密切关系,所以后期应在保持增重的前提下,重点考虑料肉比, 120mg / kg的锌添加量可使饲喂杂粕型日粮的樱桃谷鸭获得较高的增重、屠体重和饲料报酬,因此比较适于生产。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何金明等人关于锌可提高采食量的研究结果。锌与一种叫味觉素的唾液蛋白有关,味觉素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结构、功能及代谢有影响,缺锌会使口腔黏膜增生、角化不全,从而影响食物与味蕾的接触以及核酸、 蛋白质分化和消化酶的活性,致使味蕾的结构和功能发挥受影响,最终导致食欲下降。
然而本研究前期100 mg / kg、后期120 mg / kg锌添加水平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最佳的研究结果与何金明 1~35日龄建川鸭54 mg / kg 的锌添加水平、郭万红麻鸭80 mg / kg的锌需要量、沈天富肉鸭82 mg / kg锌需要量、侯水生北京鸭60mg / kg的锌推荐量、英国樱桃谷农场推荐樱桃谷肉鸭33mg / kg的锌推荐水平差别都很大,主要原因是由于锌的吸收受到肉鸭品种、肉鸭体锌状况、肉鸭生长状况及日粮拮抗因子的多重影响,本研究采用的是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硫酸锌,杂粕型日粮中的植酸和纤维与锌离子在肠道内螯合而降低了锌的利用率( 王希国等,2002),此外气候和饲养管理对樱桃谷肉鸭锌的需要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锌源、日粮特点、当地气候及肉鸭的饲养管理水平来制定锌的标准,切不可一概而论。
中国饲料原料繁杂多样,杂粕型日粮中120 mg / kg 锌添加水平使樱桃谷肉鸭取得了较好的饲料报酬,40天出栏屠体重可达2.78kg,差异极显著(p<0.01),但本试验未涉及不同剂量之间的组合,例如前期100 mg / kg后期120 mg / kg的添加组合,或者后期高于120 mg / kg添加量是否会使全期的生产效果更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