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肉鸭病毒病多发,脾坏死、心包积液、虎斑心数见不鲜

   2022-08-20 禽研所禽研所27810
核心提示:加微信:13070763983了解更多肉鸭养殖知识根据有关机构对上半年上半年肉鸭检测数据分析,多数发病鸭场存在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

加微信:13070763983了解更多肉鸭养殖知识     根据有关机构对上半年上半年肉鸭检测数据分析,多数发病鸭场存在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呼肠孤病毒和腺病毒检出率明显升高,呈现流行区域较多 。

流感和圆环病毒发病率明显升高,鸭瘟病毒和细小病毒病毒及坦布苏病毒有所增多。其中呼肠孤病毒导致肉鸭出现脾坏死症状,腺病毒导致的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细小病毒导致大舌病,坦布苏病毒导致种鸭产蛋率下降,商品鸭瘫痪翻个,圆环病毒导致免疫抑制,造成后期伤亡增多。引起免疫抑制的几个病做一个简单分析:

011、新型呼肠孤病毒(鸭脾坏死):脾脏和法氏囊是病毒感染的主要靶器官。从其感染的靶器官不难看出,该病主要引起免疫器官的损害。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结果是机体抗病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细菌、病毒性疾病。       以脾脏出现坏死灶为主要典型的特征性病变。伴发肝脏的坏死。常常还会伴随包心包肝、浆膜炎等继发感染, 病鸭出现采食下降,羽毛凌乱,两翅下垂,下痢腹泻,瘫痪,共济失调,死亡等临床症状,种鸭从50-60日龄开始出现,一直持续到开产,发病率约10-20%,种鸭表现为脾脏肿大坏死,肝脏肿大坏死、关节肿大、瘫痪。

最大危害:引起免疫抑制

注     意:

霉菌及霉菌毒素会增加脾坏死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所以,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控制霉菌及霉菌毒素,避免能引起免疫抑制的药物的使用,成为治疗本病的重点考虑因素。

       还有其他因素能继发本病的发生,比如环境因素的温差、低温高湿、沙门氏菌、流感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等。

       鸭的习性喜水但怕高湿环境,保持垫料环境干燥也是有助疾病恢复的。

 2、  鸭黄病毒病

发病初期,采食量下降,精神稍差,随之表现为瘫痪、翻个、摇头晃脑,最后因无法饮食而衰竭死亡。

 鸭黄病毒病病理变化

心包积液,心内外膜出血,多数包心而不包肝;脑膜水肿、出血;肺脏先是一侧出血发黑,后两侧出血发黑;肝脏肿大,颜色多数发黄发白,类似腺病毒,无纤维素覆盖;脾脏肿大、出血,似大理石样样花斑;肾脏肿大、出血,似花斑样;有的腺胃乳头出血;胰脏出血。对于鸭黄病毒病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措施,多数只能对症治疗,治疗效果很差,只能提前做好疫苗免疫来预防本病发生。

混感,表现为包心包肝腹膜炎,此时仅仅治疗浆膜炎是无效的,一定要配合黄病毒或解除免疫抑制的药物使用。

0202

3、圆环病毒

圆环病毒的共同特征是引起宿主的免疫抑制而导致继发感染或二重及多重感染,禽类圆环病毒的感染以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羽毛凌乱等临床症状为共同特征,来自鹅的圆环病毒引起的矮小综合征也有发生,圆环病毒感染造成的淋巴组织损伤导致了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这种免疫抑制反应增强了其他共感染因素的致病性。鸭圆环病毒感染  的鸭子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则主要表现为发育状况差,并且明显表现羽毛营养失调,在背部脊柱(的羽毛)尤其明显,许多羽毛羽轴出血。目前对其流行病学的研究已经显示该病在我国鸭群中普遍存在,能提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等鸭常发病的发病率并加重了其致病性等,所以在养鸭业规模和数量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提高对其危害的认识。

03

4、腺病毒

       禽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是鸡、鸭、鹅等禽类体内常见的传染性病毒。根据群特异性抗原的不同,禽腺病毒可分为三个群:I群、II群和III群。由血清4型I群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禽传染性疫病,其主要引起肾炎、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液、产蛋下降综合征等,又称安卡拉病,即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

        禽腺病毒对鸡的致病力较强,但在肉鸭上,其症状往往不像鸡安卡拉病那样典型。该病在肉鸭感染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死亡率较低,常见有精神萎顿、瘫痪、头颈震颤、高烧、排黄绿色稀便。然而在感染后期,患病家禽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蓬松,不愿走动,特征性症状为家禽突然倒地,眼半闭,两脚划空,数分钟内死亡。

         病理解剖主要肝脏松软肿大并伴有出血斑,心包明显可见淡黄澄清的积液为特征性病变,其他还有气管出血,肺脏出血、水肿、呈紫黑色,皮下脂肪出血,肾脏肿大出血,肠道出血等病变。

         事实上,大量临床监测发现,肉鸭腺病毒感染相当普遍,甚至已经成为养殖场的常驻性病原。腺病毒单一感染的情况较少,基本上都是与鸭肝炎病毒、流感病毒、鸭圆环病毒、新型鸭细小病毒等混合感染,并易导致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单纯治疗浆模炎无效。

02

5、细小病毒

       易感动物:多发于10-35日龄的樱桃谷鸭、北京鸭、雏番鸭、半番鸭、麻鸭。  

发病特征:发病率高低不一、死亡率低,残次率高,发病后个体大小差异显著。

临床特征:病鸭发病2-3天后出现跛行;倒地不起;易骨折;喙短、舌长,后期生长消瘦、发育不良、体重减轻(“侏儒症”)。发病鸭因喙变形、发育不良,无法治愈,及时隔离或淘汰。

★重  磅  推  荐★

四联抗

★最新病毒毒株抗原★

★做成多联生物抗体★

★一药多防,一药多治★

★产品名称★四联抗

★主要成分★嗜酸乳杆菌、酸菌双尾噬菌体

★药理作用★本品富含八种【鸭肝炎病毒血清Ⅰ、Ⅲ型、鸭细小(大舌)病毒、鸭圆环病毒、鸭呼肠孤病毒、水禽腺病毒、副粘病毒、黄病毒、流感病毒(H7/H9)】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迅速中和和清除血液中特定病毒,使病毒丧失侵染性,直接抑制病毒在机体内的扩散和增殖,同时清除各组织器官的病毒,阻碍病毒在机体细胞内的复制,并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促进抗体形成,阻止病毒性细胞增殖,从而起到抗感染抗病毒杀菌作用,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分泌量,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

★产品特点★

①产品质量标准高

综合灭活技术,抗体效价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无细菌、无支原体、无外源性病毒污染。

②保护谱广、治愈率高

含有标准株、超强株和变异株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分子针对鸭肝炎病毒血清Ⅰ、Ⅲ型、鸭细小(大舌)病毒、鸭圆环病毒、鸭呼肠孤病毒、水禽腺病毒、副粘病毒、流感病毒(H7/H9),一药多防,一药多治,保护率高。

③提纯浓缩、抗体效价高、使用成本低

梯密度浓缩技术,精制提纯到免疫球蛋白,效价是普通产品的5倍。

④起效快,易吸收,保护时间长

抗体进入体内,可迅速中和抗原(病原菌和病毒),快速控制病情,恢复精神状态,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使用一次有效抗体效价能够维持15天以上。

⑤应激小,无毒副作用

不含有任何有害物质和外源性污染,安全性高,对机体无刺激。

⑥无耐药性,无残留,使用方便

不产生抗药性,不能诱导对其他药品的交叉耐药性,不对动物正常菌群造成不利影响,可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可在养殖任何阶段使用。

⑦效价稳定,保存时间长:常温条件下保存24个月。

★用法用量★

四联抗每100ml/2000-2500羽肉鸭

肉鸭防控程序

7日龄:每瓶按2500羽饮用一次即可

21日龄:每瓶按2000羽饮用一次即可

35日龄:每瓶按2000羽饮用一次即可

50日龄:每瓶按2000羽饮用一次即可

温馨提示:按照【四联抗】防控程序使用,能有效降低多种病毒病的发生,提高鸭群抗病力,降低细菌继发感染率。

 

 

案例分享:江西赣州杜老板麻鸭每批4000只左右 使用四联抗原因几乎每批都有腺病毒、心包积液,损失惨重。 四联抗用后反馈开口药用的恩诺沙星加头孢,七日龄用了四联抗拌料,十二日龄用了脾氨肽+浆杆杀拌料三天,21日龄用了四联抗拌料,26日龄用了浆杆杀拌料4天,41日龄用了四联抗拌料,55日龄用了四联抗拌料,63日龄出栏鸭子3814只,出栏率96%伤亡一百只左右,整体效果很满意

 

 
脾坏死 心包积液 虎斑心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