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的目前状况与对策

   2018-06-02 wxg2016110820
核心提示:鸭瘟又称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性传染病是包色兴便1、病原为鸭瘟病毒(即鸭瘟病毒I型),系疱疹病毒科成员1、

鸭瘟又称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性传染病是包色兴便

1、病原

为鸭瘟病毒(即鸭瘟病毒I型),系疱疹病毒科成员

1、易感鸭各种品种的鸭均能感染发病,但以绍鸭、番鸭、绵鸭麻鸭及其他杂交鸭更为易感,而北京鸭、半番鸭(骡鸭)和樱桃谷鸭等易感性较差。

2、发病日龄不同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病,但以舍饲或圈养为主的1月龄内的雏鸭少见大批发病死亡,成年鸭发病相死亡较为

3、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有时高达

4、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无明量的季节性,但以春夏之交、秋季和运鸭旺季时发病较多。

 2、临床症状

病鸭流泪,眼结膜充血水肿,有的外翻,眼睑周围羽毛湿湿眼圈现象,严重者上下眼睑粘连。部分病鸭头部皮下水肿故有“大之称倒提病鸭或病死鸭时,从口中或鼻腔中能流出黄色液体或褐色病鸭多数下痢、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稀便)病鸭或病死鸭以全身性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全身浆膜、粘膜、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和坏死。

1、头部:典型病例头部皮下有胶冻样浸润。切开后能流出淡黄

2、口腔舌下部咽喉周围有溃疡,食道粘膜上有纵行排列的灰色透明的液体黄色假膜,此膜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后出现特征性的红色溃疡灶。食道与腺胃交界处有灰黄色坏死带或血带。腺胃粘膜有出现斑点,肌内金下充血,有时出血,肠粘膜充血或出血性炎症,肠淋巴集结处有带状出血,泄殖腔粘膜有出血性斑和不易剥离的假膜或溃疡。

3、肝脏早期病变有出血性斑点,后期出现大小不同的灰黄色坏死灶,灶中心为红色出血点脂肪

4、脾脏紫黑色,体积法氏囊,胰脏,肺肾等器官也可能出血。

 3、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变较易做出初诊,确诊需做实验室工作。

 4、治疗方案

1.封锁,隔隔离、消毒

2.肌注鸭瘟高免血清,同时配合清瘟散,中药制剂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方案:病毒B(副粘)+ 10%阿莫西林

用量:病毒B(副粘)500g拌料500-1000斤,10%阿莫西林100g拌料50-100斤,集全天采食量1/3,连用3-5日;

 5、解剖样图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