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脾坏死症是由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脾坏死,脾黑紫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雏鸭疾病。临床上以下痢,雏鸭大批死亡为特征。
1、流行情况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较重。可发生于任何日龄的雏鸭,5-25日龄是集中发病阶段。从临床病例上看,近两年来发病率较高,特别去年(2007年)雏鸭发生严重。
2、症状
病鸭易扎堆,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翅下垂。下痢腥臭,肛门周围有尿酸盐粘附。病程1-3天,有的鸭常不明原因死亡
3、病变
肠粘膜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肝脏稍肿淤血,胆囊肿大,囊内积有大量粘稠胆汁。急性死亡的病死鸭,肝脏颜色变淡,肝肿大,胆囊缩小,胆汁颜色变淡,似茶水色。有的病鸭包心包肝。特征性病变为脾坏死,色紫黑,或脾脏有坏死凹陷,腺胃粘膜刮后出血。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性脾脏坏死病变,加上流行特点,可做出临床诊断。
5、治疗方法
方案②:病毒1号+杆菌特号
用量:病毒1号拌料500-750斤,杆菌特号500g拌料750-1000斤,集全天采食量1/3,连用3-5日;
方案②:金刚毒克+10%阿莫西林
用量:金刚毒克500g拌料750-1000斤,10%阿莫西林100g拌料50-100斤,集全天采食量1/3,连用3-5日;
6、解剖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