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鸭数量的增多及养鸭时间增长,鸭病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复杂,病鸭吭哧、鼻孔内能挤出鼻液、甚至带血性脓性鼻液,甚至一夜间发生呼吸道病,鸭翻个,脾坏死发黑或大理石脾(红白相间样),心内外膜出血,心肌灰白色条纹状坏死,腺胃出血(刮后明显),包心包肝(似浆膜炎),时有发生。此病鸭群有死亡甚至大批死亡,按浆膜炎治疗无效。本公司经过实验室化验和多次的临床药物诊断法,认为属于禽流感(H9)病毒性疾病继发鸭浆炎或大肠杆菌病,治疗上以杀灭病毒为主,杀灭细菌为辅的治疗方法能达到理想效果,现具体说明一下以供广大养殖户作为养殖参考。
根据流行症状分为3大类:
1、呼吸型鸭流感;2、内脏型鸭流感;3、脑炎型鸭流感;
1 呼吸型鸭流感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临床症状:病鸭吭哧、鼻孔周围有鼻涕,手挤鼻孔能挤出带浆液性、血性、血
腥鼻液,有的鸭群流泪,有的鸭群突然性吭哧(“一夜病”现象),采食量不减或略减
病理变化:内脏变化不太明显,但鼻腔潮红或紫红有鼻液。
治疗方案:病毒1号 + 杆菌特号
用法用量:集全天采食量1/3,连用3-5日;
建议治疗:病毒1号(每500g/袋拌料500-750斤);杆菌特号(每500g/袋拌料500-1000斤)
2 内脏型流感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临床症状:发病急,快速精神萎顿,扎堆。采食量,饮水量急剧下降,有的鸭群发病不到24小时就不吃不喝。肿头、流泪、眼睛不圆内有泡沫、眼睛周围羽毛湿润,有神经症状(扭颈成“S”状或类似角弓反张或划水样或横冲直撞)。有的病鸭腿部关节、脚蹼有数量不等的充血或出血现象。
病理变化:气囊增厚,有干酪样物,心包增厚,内有纤维素性黄色或黄白色渗出物心内膜、心外膜出血、有的心肌变性或条状灰白色坏死有的病鸭除产生头部水肿发绀(紫)外,内脏还可看到明显出血,十二指肠和心外膜出血,肌胃与腺胃交接处的粘膜及腺胃乳头出血(刮后明显)。
治疗方案:病毒1号 + 浆膜克星
用法用量:集全天采食量1/3,连用3-5日;
建议治疗:病毒1号(每500g/袋拌料500-750斤);浆膜克星(每500g/袋拌料500-1000斤)
3 脑炎型流感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临床症状:病鸭翻个死亡并逐渐增各、采食量近正常,但发生多越来越高,中后期有绿稀便、黄稀便,有的鸡群伴随呼吸道病。发病率一开始较低,但发病3-5天后,发病率增加,病重者日死亡率高达10%。
剖检病变:脑膜充血、出血,小脑严重,有的病例脑实质软化。胰脏有白色坏死灶,其上有出血(点或片),边缘出血明显,有的胰脏区域性发红。脾脏斑驳状(有白点)。气囊增厚,内有多量干样物。腹膜炎,浆膜炎。有的病死鸭腺胃乳头、基地部出血。
治疗方案:病毒A(流感) + 杆菌立克(氟苯尼考)
用法用量:集全天采食量1/3,连用3-5日;
建议治疗:病毒A(流感)(每500g/袋拌料500-750斤);杆菌立克(每1000g/袋拌料1000-2000斤);氟苯尼考(每1000g/袋拌料1000-2000斤)
免疫程序
面对鸭流感疫情,免疫接种可以避免养鸭业的严重损失,禽流感疫苗的种类主要有基因工程疫苗、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免疫程序如下:
灭活疫苗有免疫保护性,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关键手段和最后防线。应选用与本地流行的禽流感病毒株或占优势相同亚型灭活苗免疫。灭活疫苗免疫应根据鸭的品种及其用途和本病的流行情况决定其免疫程序。
肉鸭:饲养期为40天左右的肉鸭。在有本病流行的区域,应在5,7日龄进行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灭活苗。在无本病流行的区域,应在10—15日龄进行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油乳剂灭活苗。
饲养期为40天以上的肉鸭,首免应在5-7日龄进行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灭活苗。二免在一免后30天左右进行免疫,每羽肌肉注射0.5—1.0毫升油乳剂灭活苗。
种鸭、蛋鸭、肉种鸭、种番鸭和蛋鸭的免疫,首免、二免按上方法进行免疫。三免在产蛋前15天左右进行免疫,肉种鸭、种番鸭,每羽肌肉注射1.0—1.5毫升,蛋鸭每羽1.0毫升油乳剂灭活苗。在产蛋中期(即三免后2-3个月)进行四免,剂量同三兔。
解剖样图
全身出血感染,主要表现在卵巢的卵泡呈菜花状,胰腺表面有大量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输软管有白色分泌物或蛋清,腹部脂肪有大量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