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葡萄球菌病

   2015-10-04 65430
核心提示:鸭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幼雏感染发病后,常呈急性败血症经过,发病率高,死亡严重。中鸭感

鸭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幼雏感染发病后,常呈急性败血症经过,发病率高,死亡严重。中鸭感染发病后,经常引起关节炎。病程较长。

1.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特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经常存在于禽类体表皮肤羽绒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雨季、潮湿时节发病较多。病菌从鸭皮肤的外伤和损伤的黏膜侵入鸭体,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雏鸭脐带感染也是常见的途径。导致鸭损伤的主要因素有网刺及异物损伤、脐带感染。鸭群过大、拥挤,通风不良,鸭舍空气污浊,鸭舍卫生较差,饲料单一、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存在某些疾病等因素,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增大死亡率。

(2)主要症状和剖检病变  本病可区分蔓脐炎型、皮肤型、关节炎型和内脏型四种。

①脐炎型  经常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雏鸭。临床特征是体质瘦弱,缩颈合眼,饮食减少,卵黄吸收不良,腹围膨大,脐部发炎膨胀,常因败血症死亡。病死雏鸭脐部常有坏死性病变,卵黄稀薄如水。

②皮肤型  经常发生于3~10周龄雏鸭多因皮肤外伤感染,引起局灶坏死性炎症或腹部皮下炎性肿胀,皮肤呈蓝紫色,触诊皮下有液体波动感。病程稍长,皮下化脓坏死,引起全身性感染,食欲废绝,最后因体质衰竭而死。病死鸭皮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液体呈黄棕色或棕褐色,也有坏死性病变。

③关节炎型  经常发生于中鸭和成鸭,趾关节和跗关节肿胀,跛行。在病鸭关节囊内或滑液囊内,有浆液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稍长者关节囊内有炎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坏死性物质。

④内脏型  经常发生于成鸭,表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有的腹部下垂,俗称“水裆”。病死鸭,肝脏肿胀,质地较硬,淡黄绿色,有黄白色点状坏死灶;脾脏有的稍肿;心外膜有小出血点;泄殖腔黏膜有时有坏死性溃疡灶;腹膜发炎,腹腔内有腹水和纤维素性渗出物。

2.防治

(1)预防加强鸭群饲养管理,防止异物性外伤。从种鸭产蛋环境开始做好各个环节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防止异物刺伤或接种疫苗时刺伤皮肤。种公鸭应断爪,运动场内要清除铁钉、铁丝、破碎玻璃等尖锐异物及细丝线、棉线等,防止鸭掌被刺破或鸭腿被缠绕受损伤而感染。接种疫苗时,应选用适当孔径的注射针头,减少损伤面,同时要做好局部消毒工作。

(2)治疗  可以选用庆大霉素、红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和卡那霉素等进行治疗。

①庆大霉素注射液,每只雏鸭用量2000~4000国际单位,每日肌肉注射1次,连续治疗2~3天。注射时用生理盐水稀释2~4倍。

②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只雏鸭用量5 000~8 000国际单位,每日肌肉注射1次,连续治疗2~3天。注射时用生理盐水稀释2~4倍。

③红霉素粉剂,按每只雏鸭10~15毫克,拌入饲料内,让鸭自由采食,每日两次,连用3~5天。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