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概念
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产蛋量下降,跛行,严重者死亡。其病理变化是跗关节,足垫、足蹼肿胀,皮肤龟裂,渗出脓液与血水,剖开肿胀部,可见其内部组织出血、化脓。有时病鸭脚垫部病灶的病原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可造成败血性感染,导致病鸭急性发病死亡。
病原特点
该病发生的诱因主要是鸭场栏舍及运动场存在易造成鸭脚损伤的尖锐异物,鸭场水质恶劣,运动场地污染严重,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繁殖,该菌主要通过鸭损伤的皮肤黏膜引起感染。鸭活动场地如果地面不光滑,常可发现有尖锐的瓦砾、碎石、树枝、钉子异物,易损伤鸭脚蹼,刮伤脚底。此外,有时由于饲养人员驱赶过猛,次数频繁,致使部分鸭脚底踩到尖锐物受伤。鸭脚底角质层受伤后未得到及时处理,场地卫生较差,而造成发炎、肿大、化脓、溃烂,少数种鸭踝关节也被细菌侵袭感染,发炎肿大。
症状与病变
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产蛋量下降,跛行,严重者死亡。其病理变化是跗关节,足垫、足蹼肿胀,皮肤龟裂,渗出脓液与血水,剖开肿胀部,可见其内部组织出血、化脓。有时病鸭脚垫部病灶的病原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可造成败血性感染,导致病鸭急性发病死亡。
诊断方法
本病发生于体型较大的成年鸭,场地卫生较差,并常可发现有尖锐的瓦砾、树枝、碎石、钉子等极易损伤鸭脚蹼的异物,病鸭跛行,脚垫肿胀,肿胀部龟裂流出脓液。
防治措施
(1)预防:定期用0.3%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该消毒药无毒、刺激性小,可以带鸭消毒,同时应对水塘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适当减慢增重速度,适当控制食量,并按日龄标准配给相应营养水平的饲料。随时清除场地中的尖锐异物,避免对鸭造成外伤。减少鸭群活动量,缓慢驱赶鸭群进出鸭舍。对经常发生本病的鸭场,应考虑进行免疫接种。(2)治疗:先在地面洒少许薄层石灰粉,将脚底溃烂的鸭集中饲养于草地上,并用适当浓度的双氧水清洗溃烂面,然后涂擦碘酒。对少数能行走病鸭除进行上述处理外,还应消炎包扎,并喂服磺胺类药物等,单笼饲养。对有脓肿的病鸭,手术切开脓肿,排除脓液,清除坏死组织,用3%硼酸液洗净后,再涂上鱼石脂软膏,同时内服消炎药物。对不能行走且脚底溃烂、踝关节严重发炎肿大的病鸭予以淘汰。及时使用一些敏感的抗菌药物对鸭群进行治疗,其中适合于拌料投喂的有效药物有四环素、环丙沙星、氟哌酸。同时对已明显发病的鸭只,可用青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进行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