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肉鸭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并且形成“瓶颈”效应的,应是肉鸭产品加工业了。加工业跟不上,不但无法缓解由于市场经常性价格大幅波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也无法增加肉鸭加工产品附加值。我国传统的肉鸭产品加工业多是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手段落后、加工产品档次低,产品质量与卫生标准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当今羽绒制品已向时装化方向发展,价格不断上升,羽绒工业的兴起对水禽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家禽的羽绒以鹅鸭的羽绒品质为最好,利用价值高。我国鸭的饲养量远比鹅为多,是羽绒原料的主要来源。我国的羽绒原料还是国际市场的畅销货,每年的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3。目前国内许多肉鸭屠宰加工市场,每屠宰1只肉鸭,向客户支付现金1.5-2元,用于加工生产鸭绒,市场十分火爆。另外,我国具有加工生产肥肝的传统,鸭的肥肝也由于其特殊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者十分喜爱的高热能食品,世界肥肝市场长期供不应求,前景非常看好。其它的一些加工产品,如血、胆、掌、油等,也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加工食品。
肉鸭加工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卫生与生物安全意识亦越加强化,出于长远考虑,必须建立肉鸭加工产品国内、国际市场准入标准,以使肉鸭加工产品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并促进肉鸭加工产品种类与数量的快速发展。二是建立肉鸭产品深加工体系,不但解决好肉鸭屠宰加工工艺、技术、设备与配套,还要形成既包含烤鸭、腊鸭、板鸭等传统加工产品,又包含羽绒、羽毛粉、分割肉、肥肝、掌、翼、肉骨粉、油脂等系列产品的配套加工体系。
建立完善的肉鸭产品加工体系,充分发挥好肉鸭加工业的优势,将根本消除肉鸭业发展中的制约“瓶颈”,为肉鸭业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链和增长点,极大地推动肉鸭产业发展。
综观肉鸭业的发展,成绩是卓著的,但存在问题不少;目前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挑战也同样严峻。系统解决好上述问题,就可以把握住机遇,从容面对未来挑战,迎接肉鸭业发展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