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发售:担心网络被挤瘫情愿排队

   2011-12-30 9690
核心提示:在上海火车站,实名制验票口正在安装信号线 晚报记者 龚星现场图片昨天下午3点,春运首日的高铁、动车与Z字头直特列车车票开始对
 

在上海火车站,实名制验票口正在安装信号线 晚报记者 龚星现场图片

 

昨天下午3点,春运首日的高铁、动车与Z字头直特列车车票开始对外发售。或许是客流高峰未至的缘故,车票未如预期中那样抢手,截至今晨9点30分,绝大多数方向和列车仍有余票。

由于没搞清楚预售期,昨天还有很多想买普速列车的旅客跑了个空。不少旅客表示,元旦后网络售票与电话售票预售期提前,可以让他们免受往年通宵排队购票之苦,但面对越来越慢的售票网络与经常瘫痪的订票热线,能不能顺利买到回乡车票,他们心里真没把握。针对网络售票拥堵等问题,上海铁路局表示,将实行分地区错时售票的办法加以解决,一旦出现电话订票、互联网售票系统双双堵塞、瘫痪的情况,铁路部门将启动应急预案。

  高铁、动车票尚不抢手

昨天下午3点,记者在九江路代售点看到,虽然是出售春运首日车票,但前来购票的旅客人数和前两天也差不多,每名旅客平均只要排两三分钟,记者观察了近20分钟,基本没遇到有旅客空手而归。

记者今日零时登录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也看到,经过9小时售票,1月8日京沪、沪宁、沪杭高铁还有大量余票,上海至福州、厦门、武汉、南昌、长沙、郑州方向的动车,除了个别夕发朝至的车次已售罄外,其余也有大批余票待售。上海至西安方向的Z字头直特列车,硬卧已全部售完,但还有74张软卧可供购买。

售票人员表示,明年春节是1月23日,售票高峰可能会从1月3日开始。这两天的卧铺票还比较好买,如果条件允许,旅客不妨避开高峰,尽早出行。

  需提前搞清楚预售期

目前,铁路上海站G、D、Z字头列车的预售期为11天(含当天,下同),其他列车为5天。昨天在九江路代售点内,记者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旅客因搞错车票预售期而跑了个空。售票人员提醒说,明年1月1日起,铁路预售期将进行调整,届时所有列车的预售期将统一,但不同购买方式的预售期有变化:互联网购票和电话订票为12天,全市各代售点和春运临时售票处为10天,车站售票处与自助售票机为3天。

旅客如果要购买热门方向的车票,最好提前12天通过互联网和订票热线购买,以防车票售罄。

网络购票有人欢喜有人忧

本月下旬,沪上所有列车、所有席别的车票均可在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购买。对此,有不少年轻旅客和白领旅客表示欢迎,认为此举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足不出户轻松购票,但也有部分旅客表示,订票网站和电话经常被打爆和挤瘫,有点“靠不住”,不如到窗口排队买票放心。

昨天上午 9点,大批用户通过12306网站购票、查票时,页面出现长时间卡壳,很多用户尝试了半天,均未能正常登录。下午3点新票开售时,记者拨打95105105订票热线,也遭遇忙音,连续打了3次才播通。

在九江路代售点,记者询问了多名正在排队购买车票的旅客“为什么不上网购买”,很多回答都是“我还没有开通网银”、“我不知道怎么操作”。也有旅客表示,自己先前登录12306网站时,发现速度很慢,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选择到窗口购票。

  元旦起错时售票排堵

今天上午,记者再次登录12306网站时,发现查票、订票流程都比较顺畅,但在进入支付环节时,网页却突然卡住,等了半分钟都没有回应,只能刷新网页后重新操作。

铁路部门表示,网络订票在明年1月1日全面推开,为了应对春运购票高峰,近期网站和热线正在进行扩容和整合工作,“这段时间,12306网站每天注册的新用户大概在50万左右,数量的增长导致网页有点拥堵。另外,95105105订票电话也在扩容中,去年可以同时接听8千个电话,今年扩容后可以同时接听1万个电话,不过也不排除在高峰时段可能出现繁忙的情况。 ”

据介绍,元旦开始后,上海铁路局将实行分地区错时售票的办法加以解决。“届时,杭州等地每天出新票的时间是10:00,南京等地为12:00,上海、苏州等地为15:00。实施错时售票可以分散高峰期系统的售票压力。由于各地区票额都有固定分配,不会出现一些旅客所担心的‘杭州把票都卖光了,南京、上海买不到了’这样的情况。 ”

铁路上海站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地区每天的网购车票数量已超过15000张,高峰时期能达到20000张。

近期,铁路部门将通过技术手段,努力确保网站正常运行。 “大家感觉12306网站速度比较慢,这固然有登录用户增加的原因,但有时也是网站自身在减速调节,防止访问量过大造成系统瘫痪。 ”

该负责人还表示,等到春运售票高峰时期,一旦出现电话订票、互联网售票系统双双堵塞、瘫痪的情况,铁路部门将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调整电网与窗口的车票预售期,使两者能够统一,一方面增加人工售票窗口的数量,尽量保证售票环境公平公正。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