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4830!豆粕止跌反弹,后期易涨难跌?
豆粕期货、现货价格上涨
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上涨,其中基准期约收高0.2%,市场继续关注阿根廷的降雨预报。受美盘大豆走势影响,昨天连盘豆粕高开高走,截止收盘主力2305合约收3882元/吨,涨40元/吨,涨幅为1.04%。今天收盘主力2305合约收3936元/吨,涨幅为1.78%。
豆粕现货方面,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价格为4704元/吨,较上周的4663元/吨止跌反弹41元/吨。而今日,豆粕价格普遍上涨10-20元,最高价格西安至4830元/吨。
豆粕反弹提振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美盘大豆期价继续震荡偏强上行。因美盘大豆借助阿根廷产区干旱天气影响大豆播种进度及大豆生长炒作,加之中国疫情继续放开且后续将不再审查相关疫情导致市场看好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支撑。
2、各地物流持续恢复,饲企和贸易商节前备货需求陆续启动,需求端对豆粕价格的支撑作用增强。
3、当前全国正处于新冠感染高峰期或者处于修复期,工人、司机会休假,对豆粕市场形成利多。
受到支撑豆粕在4600-4700元企稳并反弹
随着春节假期的即将来临,库存偏低的饲料养殖企业将开展备货,对豆粕需求增加,叠加成本方面的提振,豆粕很显然在4600-4700元这个位置有支撑,当然这一周南通地区最低跌破4600元,在这个支撑位置,或许是最佳备货点位。
但是国内豆粕库存连续五周回升,最新库存已超过50万吨,周度增加13万吨,与正常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本周大豆压榨量仍在200万吨之上,国内豆粕库存有望继续回升,是否对豆粕市场有所压力后续也需要特别关注。
摘编自:慧通数据,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饲料行业普遍承受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22年7月起,豆粕价格开始直线攀升,月均增幅高达500元/吨,其中11月上旬豆粕价格(粗蛋白含量≥43%)甚至达到5561元/吨的历史高位,相较1月暴涨1988元/吨,涨幅高达55.6%,与此同时,玉米价格也持续居高不下,截至11月下旬,玉米价格达到2855元/吨,相较1月2628.2元上涨226.8元/吨,部分地区价格早已突破3000元/吨。
伴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饲料企业也开始纷纷调价。根据全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截至11月16日,生猪饲料、肉鸡饲料、蛋鸡饲料平均价格分别较年初上涨17%、14%、19%。
但饲料价格上涨也难以缓解饲料企业的压力。海大集团就在2022年半年报、三季报中透露,上半年全国配合饲料产品加权平均价虽同比上涨6.9%,但远低于主要原材料玉米、小麦、豆粕等涨幅,饲料行业成本向下游养殖行业价格传导机制的及时性、有效性受到挑战。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不少小型饲料企业陷入生存危机。一位饲料企业采购部负责人曾对《经济日报》表示,小型饲料加工企业原料库存少,规避风险手段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而大型饲料企业库存充足、产业链完整,不仅能够部分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还能熟练运用期货、期权、基差等衍生品市场工具对冲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
从下游来看,2022年上半年,下游养殖企业普遍陷入亏损,饲料需求减弱,饲料企业提价空间有限,双重压力下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不过,进入2023年,原材料成本上涨的难题有望缓解。“我们预判豆粕还是会下降,但想下降到以前的水平是不可能的。”谋易咨询首席顾问官王中认为,在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饲料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营销和管理能力的竞争走向采购能力的竞争。
孟维肖表示,豆粕从10月份开始价格下跌,从基本面来看,豆粕2023年大概率应该价格下降,但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减,下游需求跟小麦的替代也基本上告一段落,另外明年猪、奶牛、黄牛养殖会呈现量价齐升的走势,所以玉米应该是高位震荡,或者有可能会创出新高。
根据卓创资讯分析,预计2023年国内豆粕价格将高位下行,玉米价格表现坚挺,且均处于近年相对高位。其中豆粕年均价4222元/吨,同比降幅8.27%;玉米年均价2756元/吨,同比略涨0.88%。按一般饲料配比计算且不考虑其他小料,预计2023年生猪饲料、蛋鸡饲料均价分别为3200元/吨、3215元/吨,同比跌幅分别为1%、3%,均处于2020年以来的较高位,畜牧养殖饲料价格依旧居高难降,将是畜牧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摘编自:界面新闻,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