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近段时间加大了对美国、阿根廷等国的大豆进口力度,但受客观物流时间的限制,国内油厂大豆供应短缺的局面预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据来自饲料行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由于进口大豆到港延迟,从东北到华北,从山东到华东,我国核心大豆压榨区的不少油厂11月再掀停机潮。

资料显示,进口大豆在我国的主要用途是提供人们日常消费的食用油豆油,以及为饲料养殖业提供饲料蛋白豆粕。按照每年我国大豆进口量9500万吨的预估水平计算,可提供的豆油数量约为1900万吨,豆粕为7600万吨。
由于供应紧张,目前国内一级豆油出厂价仍位于每吨10200元左右的高位,豆粕价格更是高达5500元左右,并且再次向下游饲料市场传到上涨压力,给国内猪肉价格调控带来不利影响。
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10月28日,压榨企业的豆粕库存为22.41万吨,为2022年以来的最低值,且明显低于五年同期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