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雏苗运输与管理 养户在接到服务部发出的《领苗通知单》后,除按要求提前做好进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外,还应当提前联系好运输鸭苗的车辆,并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准备好防雨、防晒、防风的物品,按时到指定的地点领取相应数量的鸭苗。领取鸭苗时,可现场抽点鸭苗数量。装车时,注意鸭苗箱堆放的高度与间隔距离,气温高的天气最好在早上尽早领回鸭苗,并充分通风;天冷时,可以考虑在上午气温较高时领取。点清数,装好车后,按当时天气情况盖好防护物品;运输鸭苗的车辆事先应加足油料,中途尽量不要停车,尽快直接而又平稳地把鸭苗运回鸭舍。冬天应在去孵化厂提取鸭苗前,先把育雏舍预温至30℃以上。
2、下水或“潮水”
鸭苗运到鸭场后,尽快卸车搬入鸭舍,让鸭子在箱内休息半小时左右,夏天可直接将鸭苗倒在近水的地面或水上棚上,让鸭子第一时间自动接触清洁水体;冬天则可采用“潮水”的办法,即将鸭苗箱连同鸭苗一起放入清洁的温水大盆内数分钟,以刺激鸭子尽快排出胎粪和习惯水性,待鸭子凉干后再放入保温室内,首次下水的时间不要过长,以2—3小时内为宜。寒冬季节,应选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下水训练。
3、饮水与开食
饮水重于开食!应遵循“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管理雏鸭。首次饮水中可混入一定比例(约万分之四)的高锰酸钾(呈浅淡红色为宜)。让鸭子自由饮用2—3小时,然后换成混入了B什粉和抗生素的饮水。饮水要不间断供给,在没有饮水的情况下决不能喂料。饮水器要每天清洗干净,特别是饮水器口与底盘。第一次喂料称为“开食”,开食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出壳后12—24小时,首次用料应当选用全价颗粒破碎料,用开食盘少量多餐,少给勤添,日喂6餐,自由采食。第三天开始逐渐转用小料桶喂料,第四天转为全价颗粒小鸭料。第12—15天逐渐过渡转用中大鸭料。15—20天逐步过渡用大胶料桶或猪槽式料斗喂料。
4、温度与通风
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保证肉鸭快速生长和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育雏温度应由高到低,逐渐调整。适宜的育雏环境温度从35℃开始,每周降低2—3℃,逐步降低至室温。新养户可用温度计测量。但有经验的养户则是“看鸭施温”,温度适宜时,雏鸭采食,饮水正常,鸭群安静,睡觉时均匀分散,伸颈伸腿;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少食料、多饮水,此时要注意做好通风和防暑降温工作。放养的雏鸭,在中午太阳猛烈暴晒时,应及时将鸭子赶回鸭舍;若鸭子成堆则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应尽快设法升高温度和及时“扒堆”(特别是秋冬季的晚上,要每隔2小时左右扒动一次)。冬季养鸭在注意保温的同时,既要注意通风透气,又要注意防止穿堂风和贼风侵袭鸭体。
5、密度与光照
养鸭的密度因鸭龄、季节、饲养方式和鸭舍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鸭龄较小、气温较低和离地网上饲养者,其密度可以适当增大。以离地网上育雏为例,一周内每平米饲养25—30只为宜,以后随鸭龄增大而逐步扩栏。在注意鸭群饲养密度时,还要注意鸭群的大小,夏季以100—150只为一小群,不用保温灯也行;冬季则采用200只左右为一小群育雏为好,可配置一个250W红外线保温灯泡保温。鸭子胆小怕惊,加之肉鸭生长快速,所以应当采用全天23小时光照(傍晚时可暗淡一个小时左右,以应对突然停电等应激因素)。光照强度以每个大饲料桶上方离地2米左右安装一个60W的灯泡(上设反光罩)为宜。同时,最好在鸭舍内配置一台收音机,不停地播放音乐,可有效避免鸭子意外受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