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监测本月上周(3月12日至18日)食用农产品(12.31,-0.01,-0.08%)和生产资料价格均出现小幅上涨。
监测显示,随着冬储菜上市量减少和低温雨雪天气影响蔬菜市场供应,18种蔬菜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3.2%,四周累计涨幅达到9.7%。
其中大白菜、白萝卜和青椒累计涨幅超两成,上海、深圳和北京累计上涨23.6%、15.5%和5.9%。8种水产品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基本平稳。面粉、菜籽油价格比前一周分别下降0.2%和0.1%;豆油价格上涨0.1%;大米和花生油价格与前一周持平。
肉类价格出现小幅波动,猪肉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3%,七周累计降幅达到8.9%;牛肉、白条鸡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2%和0.1%;羊肉价格与前一周持平。鸡蛋零售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1%,降幅比前一周缩小0.3个百分点。
主要生产资料中,橡胶、钢材、有色金属、轻工原料、能源、化工产品、农资、建材价格上涨,矿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由于下游轮胎行业需求增长,化工原料成本上升,带动橡胶价格小幅上涨,橡胶价格上涨0.8%。
伴随天气回暖,工程施工量增加,钢价连续四周出现上涨,比2月中旬上涨2%。
能源价格上涨0.2%,原油价格上涨0.4%,原煤价格持平,焦炭价格下跌0.3%。化工产品价格上涨0.1%,其中聚氯乙烯、聚丙烯、甲苯价格分别上涨0.6%、0.5%和0.2%。
针对本轮能源价格上涨,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宣布油价上调:自3月2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600元。
此次调价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已全面进入“8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