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活禽交易量降低50%以上,部分市场至今关闭,企业转型加速

   2021-08-10 34530
核心提示:云南贵州地区近几年加快了生鲜上市速度和活禽禁售力度,据新禽况了解,昆明主城区的活禽市场自疫情全面关闭以来一直没有开放,贵州贵阳扎佐市场虽然恢复了开放,但活禽交易量大幅下降。在政府强力的禁活行动下,云贵地区活禽市场经营状况如何?人们还能购买到活禽吗?对此新禽况采访到云南家禽业协会秘书长林钟毅、云南云牧
云南贵州地区近几年加快了生鲜上市速度和活禽禁售力度,据新禽况了解,昆明主城区的活禽市场自疫情全面关闭以来一直没有开放,贵州贵阳扎佐市场虽然恢复了开放,但活禽交易量大幅下降。
在政府强力的禁活行动下,云贵地区活禽市场经营状况如何?人们还能购买到活禽吗?对此新禽况采访到云南家禽业协会秘书长林钟毅、云南云牧王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锐以及贵州禽业协会秘书何广霞,了解目前云贵地区活禽销售以及生鲜推动情况。
 
活禽交易量下降近50%,企业减产普遍
 
林钟毅介绍,自去年疫情防控关闭以来,昆明大部分活禽市场都关闭了,除了较为偏远的昆明市官渡区青龙村交易市场和长坡活禽交易市场存在活禽交易。这两个市场日交易活禽量分别为3万只/天和2万只/天,青龙村活禽市场最高活禽交易量可以达到4万只/天,接近疫情前的活禽交易量。
 
林钟毅介绍,青龙村活禽交易市场虽地处昆明,但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处于禁活区域之外,活禽禁售的力度没有那么大,所以还有活禽交易。而长坡活禽交易市场离昆明主城区距离更远,其组成大都是由原来主城区活禽市场搬迁出来。主城区禁活以后,昆明仅剩的两个活禽交易市场,承担大部分昆明市民的活禽需求。
 
此外,周锐表示,受疫情防控、市民消费力下降等因素影响,终端市场如县级、乡镇级的活禽市场交易萎缩,尽管云南其他地区活禽市场恢复开放,但云南较为偏远地区的活禽市场活禽交易量仍普遍下降了30%-50%。
 
对比云南昆明的全面禁活,贵州活禽市场没有被完全禁止,活禽交易受到影响相对较小。据新禽况调研,贵州贵阳扎佐市场开放以来,去年九月份活禽交易量恢复超过4万只/天,此前新禽况了解到贵阳扎佐2019年的活禽交易量达8万-10万只/天,2020年受疫情影响,活禽交易量下降幅度超过半数。
 
据贵州省禽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贵州扎佐市场现在每天活禽交易量大概是2万-3万只,与去年九月相比降低25%-50%。凯里活禽交易市场被关停目前还没有开放。此外,贵州还有遵义活禽交易点也可以进行活禽交易,具体活禽交易量的数据还需进一步了解明确。
 
由于活禽市场的关闭,生鲜市场尚未成熟,行情的持续低迷,云贵很多企业开启了减产计划。云南省家禽业协会统计,从去年到现在,除了温氏这种大型的养殖企业没有减产以外,其他云南中小型养殖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中型养殖企业减产30%-35%,小型企业减产40%-50%,可见最高减产比例达50%。
 

白条鸡比例上升,但屠宰性能不如人意
 
何广霞告诉新禽况,贵州整体市场活禽与白条的销售比例为6:4。而贵阳扎佐活禽市场是采取活禽交易后进行屠宰的形式,现在90%销售的是白条鸡。在禁活之前,贵州农批市场流通形式基本是活禽交易,没有白条鸡贩卖。唯一一家大型肉禽屠宰场——贵阳市数字化禽蛋配送中心也是在2013年成立。2020年底该屠宰场的活禽交易量有5万只,家禽日屠宰量基本有2万-3万只。
而今年的7月10日,贵州凯里市活禽定点屠宰场正式投运,据估计年产量可达1500万羽白条禽,换算成日屠宰量平均为4万只/天,比贵阳市数字化禽蛋配送中心日屠宰量还要高,将会是贵州最大的肉禽屠宰场。
 
谈及活禽与白条的销售比例时,林钟毅介绍,昆明主城区的商超等市场基本是白条鸡在销售,其他地区的市场活禽和白条都有在贩卖,但白条鸡的数量相对较少。周锐也告诉新禽况,相对活禽,白条鸡交易量下降更多,降幅达50%-70%,这是因为大部分消费者对不规范屠宰的白条鸡的品质存在担忧,消费者对白条鸡的好感有限,还是青睐于活禽。
据云南家禽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因为白鸡价格相对便宜,而且白鸡肉一般会消耗在来滇的游客上,云南每天都有800-1000吨的白鸡肉流入市场。近期市场行情不好,流入白鸡肉的量相对以往较少,国鸡消费较为稳定。林钟毅介绍,屠宰后的优质鸡对比活禽在品质上有差异,云南当地对优质鸡的吃法也基本是清炖、白切这种能够保留鸡原汁原味的烹饪方式,但是经过冰冻后的优质鸡烹饪之后口感不及活禽。
周锐告诉新禽况记者,部分60后70后的消费者面对禁活还是表示更愿意购买活禽。消费习惯的改变是很难的,只能通过时间影响消磨。而在贵州,老年人群认为禁活导致购买活禽不方便,但中青年对活禽禁售没有太大的想法,认为是大环境下正常的历史规律发展。
 
总结
云南昆明主城区禁活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见,恢复活禽交易不太可能,贵州也在加强活禽禁售力度。从企业的角度看亦然,就如两广的企业经历一样,一开始养殖企业对禁活非常抵触,但形势如此,企业只能是顺应趋势,尽量寻求发展出路,适应新市场,才能获得新生。
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是政府主导推动的家禽交易政策,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大势所趋!林钟毅建议,家禽养殖企业,养殖户要顺应趋势,调整思路,增强养殖信心,调整养殖结构,尽快适应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要坚信家禽行业是千年长青的产业。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