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一家大型鸡肉加工厂的3400多名员工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消息冲上热搜,一时间触动了无数国民的神经,不少网民对进口鸡肉产品的安全表示担忧。现国家对禽肉类产品进口已经恢复,但连年增长的禽肉进口量与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实在让人忧心忡忡。
2020年禽肉总进口量为143.3万吨
2019年因为猪肉产量下滑,禽肉产能爆发,国内禽产品供应非常充足,因此进口量比较有限。2020年由于饲料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疫情带来的影响,尽管国内鸡肉价格持续低迷,但进口禽肉价格更低,刺激了进口鸡肉的贸易。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鸡肉(含整鸡、鸡块、鸡爪、鸡翅)进口143.30万吨,同比2019年增加98.28%。累计进口额32.83亿美元,同比增加74.78%,平均到岸价格2291美元/吨,同比下跌11.85%。
2020年中国禽肉产量为2361万吨,同比增长5.5%。2021年上半年的禽肉总进口量已达68.3万吨,同比增加71748吨,相比往年同期上涨了11.74%。进口禽肉的大量增加,给我们本就产能过剩的养鸡产业,带来了影响。但由于占我国禽肉总量比例很小,影响有限,更多的是消费心理上的冲击。
进口禽肉性价比更高,未来进口量仍会增加
为什么进口禽肉越来越多?除国家之间的贸易协定,绝大部分企业的进口禽肉原因不外乎是性价比高、价格低廉。
尽管养殖场活禽价格只有5-8元/斤,甚至出现10元/只的低价滞销情况,但由于中间流通渠道以及活禽市场关闭的影响,我国中大城市的市场上新鲜、优质的禽肉价格普遍较高,普遍在13-30元/斤。相比之下,虽进口冷冻禽肉的品质、滋味不如国鸡,但其高性价比依然能吸引消费者购买,企业饭堂、快餐店、学校等消费群体对冷冻肉倾向度很高。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爆发后,多地政府推进生鲜上市,大量市场被禁止活禽屠宰及销售,导致国内的优质鸡肉滞销。在生鲜平台疯狂砸钱抢占市场的时候,不少国外大企的冷冻肉搭上了生鲜平台的快车,而优质国鸡则在屠宰、冷链方面遇到瓶颈。
尽管进口冻肉的安全问题频出,但目前国内的规模化屠宰、生鲜冷链等下游端产业链仍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对国外冻肉的需求量不会下降。预计2021年中国的禽肉进口量仍会上涨,国内鸡肉供应趋向饱和,而国鸡行情仍会维持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