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和极端天气是导致真菌毒素污染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目前真菌毒素污染问题在饲料原料、青贮饲料和成品饲料越来越普遍(当前在80%以上的农产品中都存在真菌毒素,而1985年这一数据仅为25%),因此应充分重视真菌毒素问题。
真菌毒素是由各种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可在作物、原料、青贮饲料和成品饲料中发现或产生,当作物还在田间生长时以及原料和饲料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均可产生,最常见于玉米和小麦等谷物,以及DDGS等副产品及各种蛋白饲料(食物)中。一般来讲,在农副产品中发现的真菌毒素通常是谷物原料中含量的3倍。现已报道有600多种真菌毒素,其中影响家禽和家畜饲料的最常见的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赫曲霉毒素(Ochratoxins)、富马菌素(Fumonisins)、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和玉米赤霉婦丽(Zearalenone)。
1、新兴”真菌毒素
除了常见的真菌毒素外,研究人员现在还注意到一些“新兴”真菌毒素。虽然这些真菌毒素既没有进行常规分析,也没有受到立法管制,但是有证据表明,这些“新兴”真菌毒素不仅种类增加快,而且很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对饲料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表1)。
表1“新兴”真菌毒素正在快速增加

表2“隐蔽”真菌毒素

“新兴”真菌毒素中的念珠镰刀菌素和鎌抱菌酸很有可能影响家禽的健康和生长性能,应引起注意(镰孢菌酸在饲料和原料中比DON更为常见,且它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增大DON的毒性;另外,念珠镰刀菌素与镰孢菌酸不仅影响家禽的生长性能,而且易形成共同污染的局面)。
2、“隐蔽”真菌毒素
饲料中可能存有“隐蔽”真菌毒素,由于这些“隐蔽”真菌毒素与葡萄糖等分子结合,无法使用常规的检测方法检测出来。但是,当含有“隐蔽”真菌毒素的饲料到达胃肠道时,真菌毒素就可从与葡萄糖等的结合中释放出来,从而对动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玉米、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青贮和成品饲料中发现的Don-3-葡萄糖苷(DON-3-glucoside)是美国和欧洲关注的一种主要真菌毒素,一旦Don-3-葡萄糖苷被吸收,就会转化为Don真菌毒素。其他已研究的“隐蔽”真菌毒素还包括玉米赤霉烯酮衍生物(扎拉稀酮-14-葡萄糖背,Zearalenone-14-glucoside)、瓜萎镰菌醇衍生物(瓜萎镰菌醇-3-葡萄糖昔,Nivalenol-3-glucoside)等(表2)。
3、多种真菌毒素共存现象在飼料中较为普遍
真菌繁殖的特点决定了真菌毒素具有快速增加的特点。一种真菌可能会产生几种真菌毒素,一种真菌毒素也可能会由几种真菌所产生。除了以上因素,动物饲料可能含有许多原料(如玉米、DDGS、豆粕),饲料中可能同时并存着多种真菌毒素。因此,多种真菌毒素在饲料中共存是常态,而不是例外。
真菌毒素间可能相互依赖,其有害作用可能互相叠加,产生“加性效应”或协同作用。
研究表明,当黄曲霉毒素与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结合时,黄曲霉毒素的有害作用呈现出指数效应。鉴于一种动物饲料多由几种饲料原料组成,饲料中真菌毒素的风险可能还会陡增(取决于饲料的具体原料组成情况)。
科学研究表明,单一种类的真菌毒素对家禽饲料、家禽健康,以及食品安全都有不利的影响,但是,家禽生产上至今对多种不同真菌毒素间的相互作用或不同毒素组合产生的协同作用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仍显不够。
4、真菌毒素对家禽作用的不良后果
真菌毒素协同作用可能会引起家禽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图1)。如家禽的肝脏肿大和苍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接触OTA毒素可能会导致家禽的肾脏肿大;镰刀菌真菌毒素(如DON和T-2毒素)可能会促进家禽肠道内细菌的增加。

AF(黄曲霉毒素):引起家禽肝脏变大、苍白;OTA(赭曲霉毒素):家禽肾变大;T-2toxin(T_2毒素):家禽口腔损伤;AF/OTA/Fusarium(黄曲霉毒素/褚曲霉毒素A/镰刀菌真菌毒素):家禽腹泻等肠道问题;DON/T-2(脱氧雪腐烯醇毒素/T-2毒素):家禽肠道损伤;T_2/FBs(T_2毒素/伏马毒素):增加家禽肠道内细菌;Fusarimn:家禽羽毛状况不佳
黄曲霉毒素、赭曲毒素、T-2毒素和DON毒素的协同作用会降低钙和磷的利用率,从而导致禽类蛋壳变薄,母鸡孵化出的雏鸡可能会减少。真菌毒素还会降低家禽抗体产生或损害细胞的先天免疫力,所以许多真菌毒素与家禽的免疫不良有关。免疫受损可能导致家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从而最终影响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声誉。
5饲料中真菌毒素问题的解决方案
真菌毒素问题可能较为复杂(由于某些真菌毒素的含量水平可能低于监管阈值,而特别难检测到)。另外,如果一种饲料原料的真菌毒素含量水平不超过监管标准,并不意味着其没有任何其他种类的真菌毒素。评估真菌毒素风险的综合方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应有真菌毒素检测与评价的工具
饲料成分中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可以提供快速分析和风险管理实践。应有真菌毒素检测与评价的工具,如泰高动物营养(TrouwNutrition)公司开发的真菌毒素管理系统“Mycomaster”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测试种主要的真菌毒素,使其成为最有用、最快速的检测工具。可以分析完整饲料中的真菌毒素是“Mycomaster”的另一个关键优点,这一点与许多其他方法(只能检测单一原料成分的真菌毒素含量)不同。
5.2真菌毒素检测数据助推决策(早期预警)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评估某一地区真菌毒素如何影响或损害世界上其他地区生产的原料,并威胁到饲料生产是很重要的。泰髙数字营养真菌毒素顾问(NutriOptMycotoxinAdviser)和真菌毒素监测(NutriOptMycotoxinMonitor)工具每周在个早期的饲料潜在安全问题的预警指标。
5.3关注整个饲料供应链
即使有了最新的技术和工具,有效地缓解真菌毒素污染问题也需要在作物种植之前就开始。例如,饲料作物应该轮作(不应在同一块田地反复种植玉米,而应轮换种植其他作物)。
作物收获时应考虑天气和气候因素,极端天气可能需要调整作物的收获时间。作物在运输和储存期间,以及在运送到饲料厂时必须受到保护,以免受到环境威胁。在工厂和储存时要有适当的卫生措施。应在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有机酸和表面活性剂等干预措施,以提高饲料生产效率和提供额外保护。使用新技术(如真菌毒素监测系统,图2)获取的整个供应链的数据,可以帮助指导决策,例如在饲料中添加真菌毒素黏合剂,甚至根据真菌毒素水平重新生产饲料。成品饲料离开生产设施和工厂时也需要保护,以使其最终安全、无污染地运输到农场。农场的管理措施,包括饲料仓和饲料槽的卫生,以及适当的通风,可以帮助管理、减少真菌毒素危害和保护家禽。

真菌毒素监测系统
6小结
目前真菌毒素污染问题在80%以上的农产品中都存在。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饲料生产和消耗大国,因此为了保障现代畜牧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应充分重视饲料中的真菌毒素污染问题。当前,面临真菌毒素的危害风险加剧,与其他所有牲畜生产一样,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方法才能应对家禽养殖场面临的真菌毒 素污染问题。
采取综合应对措施,不仅有助于管理常规真菌毒素,而且有助于管理“新兴”和“隐蔽”的真菌毒素,以保持饲料安全,保障家禽的健康生长。另外,不能将治理真菌毒素问题的担子强行推给下游饲料工厂,因为大多数真菌毒素经受过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和高压后性质仍然十分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