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团队的定位和组织

   2012-05-28 4710
核心提示:2010年初冬,我在位于首尔江南区一家韩企的全球总部,给他们的企业并购部进行培训。会议室里密密麻麻坐满了负责各个模块的专业人

2010年初冬,我在位于首尔江南区一家韩企的全球总部,给他们的企业并购部进行培训。会议室里密密麻麻坐满了负责各个模块的专业人员。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么多人专职做并购,阵仗可真够大的。

  这家企业在内部配齐了交易的整套班底,但一旦并购的戏不再唱了,这些人该怎么办呢?这其实是组成交易团队的一种极端模式。而与此相反的极端,就是企业只想着借用外部的专业资源,而不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

  如果企业不能够或者不希望成为这两种极端之一,那么另外一些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究竟用哪种方式可以把内外资源配备成黄金组合?大家如何各司其职?这“职”又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金刚钻”,才能揽到这个“瓷器活”?实际上,这些问题正是构建交易团队的关键。

  因需而变的三种建队模式

  那些耳熟能详,不断地在全球各个角落扩张的国际企业(请注意,不是跨国或者全球企业),并购活动非常频繁,同一时间存在多个并购项目的情况屡见不鲜,就像我去首尔培训的那家企业一样。对于它们,形成专职的并购整合部门,内部设置并购整合过程中所需的各个职能,能够确保随时将专业的、充分的资源,全面投入到并购工作中,而各个模块的专职人员,由于长期共同合作,配合也更为顺畅。当然,拥有这样一个专职部门和团队,成本是非常高的。就好像一些大国,需要在海陆空常规建制之外,专门设置精兵强干的特种兵部队,随时可以出击到世界的任一角落。这样一支队伍,养起来成本很高。

  对大多数公司来讲,企业并购不是常态的工作。即使对于希望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快速转型或扩张的企业,并购也只是阶段性的行为。

  这些企业较为合适的做法,是在内部设置专职负责人或精干的部门,常规性负责并购整合业务,在并购出现时,这个部门承担“项目管理小组”(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PMO)的角色。与此同时,在各相关职能部门(如:市场、运营、财务、法律、人力、IT等),甄别具有一定并购整合能力的人,与PMO对接配合,在并购整合工作需要时,进行专业工作。

  这样做比养活一支专职的“特种兵部队”,成本压力小很多,大多数人平时在各自的部门里,有仗打时能战,没仗打时也能进行其它工作,资源运用灵活。当然,这样的安排,就需要常规性地做好内部系统化的职能构建,以及没有并购整合工作时,相关专业人员能力的继续培养。毕竟,并购整合项目,对人员机动性的要求很强。

  而对于偶尔才有并购业务需求的企业,在出现并购项目需求时,往往就只能从各个相关部门抽取具有一定能力的人员,临时组成项目小组。这样做看上去很无奈,但其实成本压力最小,也最符合这类企业的实际需求。

  读者可能会马上反驳,这样临时拼凑的项目团队,专业性肯定不够,相互之间的配合也生疏,怎么可能应对并购整合这样高强度高专业性的工作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无论是上述三种“建队”方式的哪一种,企业在进行并购整合时,都或多或少需要外部专业资源的配合,只不过上述第三种方式,对外部专业资源的依赖程度更大。

  内外关系如同大脑之于四肢和五官

  纵观一个并购项目的整个流程,从制定并购战略和确定并购目标开始,到尽职调查、执行交易,再到并购后整合,企业都需要外部专业机构的参与。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并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在商业运营、投资估值、交易架构、税务规划、业务整合、法律风险和谈判策略等诸多方面进行大量分析,而这些分析往往需要非常专业的经验和技能。即便上述的全球化企业,虽然他们拥有一个强大的内部团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为此,引入外部专业能力,对任何一个企业的并购项目,都是必须的,差异只是在于外部能力引入的多少而已。

  企业内部团队和外部专业机构之间如何配合呢?内部团队扮演的是大脑:全面把控并购整合全流程,明晰监控关键风险点;始终关注并购整合投资回报能否实现,主导谈判与交割等核心工作;全面主导并购整合项目的规划、决策分析与建议、进程推进;全面筹划和协调内外部专业资源,引导、监督尽职调查、整合等专项服务。

  外部专家团队扮演的是五官和手脚:提供商业分析、投资分析、估值、交易结构、税务规划、各项业务整合计划(财务、 IT、HR、流程等)、组织与文化变革、法律风险、谈判策略等专业建议;具体执行各项专业尽职调查、员工沟通等专项服务;提供交割工作计划与整合具体方案,配合完成交割与整合实施。

  内部团队和外部专家之间的配合,就如同大脑和五官、四肢的配合一样。五官和四肢的行动需要大脑来决策和指挥,而同时,大脑能否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指挥,取决于五官和四肢能否给予它正确及时的信息。在一个非常熟悉的环境下,在可以稳健运作的背景中,大脑做出正确判断,可能不需要太多五官和四肢的输入;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或者需要在高速运行下做出及时判断时,就需要五官和四肢的输入了。

  一个企业参与并购,自己作为大脑,究竟需要多少五官和四肢的参与,或者需要五官和四肢敏捷到什么程度,这是企业进行并购首先要做出判断和解决的问题。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