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网资讯 今年玉米价格的疯狂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需求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由于玉米深加工和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导致我国玉米价格走出历史新高,销区达到1.5元的位置,主产区也集中在1.3元附近,最高达到1.475元。
而玉米价格之所以持续飞速上涨,最核心的就是国内玉米在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需求和供应错位,导致需求供应不足。
数据显示,在2016年我国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之处,国内玉米库存高达2.6亿吨,但此后华北、东北等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开始陆续下调,南方部分地区甚至强制将玉米田改种其他作物,这导致玉米种植面积截止2020年时下降至4126万公顷,较2015年下降370万公顷。
与此同时,玉米深加工自2015年以来出现快速增长,2016-2019年累计消耗临储玉米1.8亿吨,到了2020年,除了玉米深加工外,养殖业的快速扩张也导致玉米需求进一步放大。
根据此前中储粮公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1-9月,中储粮系统累计向市场供应粮食11887万吨。其中,政策性粮9008万吨(含600万吨定向生产酒精),一次性储备1176万吨,中央储备粮轮出1703万吨。结合相关数据,其中涉及玉米的数量大致推算应在8000万吨左右。
加上民间传闻的减产因素,导致2020年玉米供应出现较大缺口。
目前,针对当前玉米供应出现的短缺,有关部门尚未进行进一步的调控,但更多的人认为是手中无粮,因此,如何提高未来玉米供应成为市场普遍关注的重点。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玉米进口已经创下历史记录,达到904万吨,考虑到玉米体量和国内外玉米价差(国外玉米大多时间集中在0.6元附近),短期内还不具备全面放开的条件,一旦进口放开将对国内玉米种植构成不可逆转的冲击。
因此,提高国内产量成为重中之重。
日前,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王金会在《稳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中表示,2021年要确保黑龙江粮食总产量1500亿斤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5亿亩以上,其中玉米9000万亩以上、大豆6000万亩、水稻6000万亩。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黑龙江省的玉米产量为3939万吨,约占我国玉米总产量的15%,位列各省产量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