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网资讯 弃田务工,是近几年农村愈演愈烈的现象。年轻人不愿意务农,也不会农事操作,把孩子留给老人,两口子外出务工。而老人,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来照顾孩子,就算是想种地,体力上也跟不上。于是,越来越多的土地被荒置,任凭长满野草,也无人过问。
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种地不赚钱,甚至养活家人都困难。当你决定种地的那一刻,你的年收益已经可以大概确定下来了,一年的开支,就要从总收入里不停往外刨除,简而言之,开始种地的那一刻,就已看到了结局。

更何况,种地成本投入后,需要1年时间才能见到效益,而在这一年当中,各种花销都是往外掏,没有进账的。打工就不一样了,每个月有工资,加班多的话或者业绩好,还可以多不少的收入。
要想让荒地焕发生机,让部分人回去种地,我认为需要解决3个问题:
1、提高粮价
一旦种地,粮食的价格就相当重要,决定了农民的收益,更是决定了他们的命脉。拿北方的小麦玉米轮作来举例说明,扣除掉各种成本,这一亩地的纯利润是600元左右,但是如果打工的话,两三天就可以挣到这个钱了。

土地里要经历风吹日晒,满一年后才能拿到手里。在工厂风刮不到雨淋不着,就可以几天内把这个钱挣到手。假如粮价提高了,一亩地的纯收益有1000元的话,承包100亩地,这个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
所以说,提高粮价是让部分人回去种地首要解决的问题!
2、增加种地补贴
补贴内容包括肥料补贴、农业机械设备补贴、地租补贴等等,目的就是减少农民的成本投入。在总收益固定的前提下,减少开支,从而提高纯收入。

大家可能不知道,近几年国家加大环保的同时,农药化肥上游企业成本增加,从而导致这些农资到农民手里后,年年加价。每亩地增加几十元,100亩地就是几千元。
所以说,增加种地补贴、减少投资成本是让部分人回去种地的辅助解决办法。
3、大力推进规模化、机械化种植
此举主要是促进大田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的种植积极性。种地过程中,人工成本是一项不可逾越的鸿沟,且在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重。尤其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人工成本更高。

而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办法,可以完全解放劳动力,且农业机械使用寿命较长,可以很快回本。目前我常见到的承包土地在200亩以上的大户,都会自行购置一套机械设备,三五年的时间,就把人工成本完全节省了出来。
所以说,大力推进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是让部分人回去种地的重要举措。

总而言之,以上3个办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民的收益、减少成本的投入,使他们的收益最大化,这也是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切实可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