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辛勤培育,十年的锲而不舍,塞飞亚草原鸭新品种配套系终于在2018年7月10日以高票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填补了我国白羽肉鸭没有原种的空白。草原鸭新品种配套系的成功选育,凝聚着公司董事长李秉和高瞻远瞩,顶住投入巨大、十年无回报及众人的颇多质疑等重重压力,为企业的未来战略,为肉鸭行业健康发展,为百姓增收致富殚精竭虑付出的心血。凝聚着上上下下塞飞亚人前仆后继、兢兢业业、默默工作的无私之爱。凝聚着塞飞亚育种科研团队扎根偏僻的塞外小镇,潜心选育,奉献技术,用青春年华书写草原鸭傲然绽放的可歌可敬!
7月12日的草原鸭新品种配套系成果发布会上,启动发布仪式的那一刻,董事长李秉和百感交集,现场发表了成果发布感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陈萌山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一个年消费30亿只白羽肉鸭的大国,原种竟是空白,这是国家之痛点;一个占世界70%份额的白羽肉鸭养殖消费的中国大市场,种源全靠用高昂的费用从国外引进,这是行业之痛点。
基于这两点之痛,2012年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北京鸭种质资源与育种创新成果暨品种转让与联合育种协议",由中国农科院提供种源、技术,塞飞亚投资建设育种场和实验基地,实现成果共享。
带着"身份证"的草原鸭原种
通过7年的密切合作,完成了7个世代的选育,草原鸭的主要生产性能,各项实验和运用指标都超越或等于樱桃谷鸭的指标。我们先后用了几十亿只草原鸭商品鸭做了对比监测,每只草原鸭比樱桃谷鸭节约饲料150g左右。以2017年为例,中国年累计出栏商品白羽肉鸭30亿只,全部饲养草原鸭节约饲料就能超过450万吨,养殖户每只增收0.5元,全国养鸭户累计增收15亿元以上。塞飞亚肉鸭全产业链到2016年,用培育出的新品系草原鸭,已全面替换了樱桃谷鸭,仅此一项为企业节约引种费约1亿元;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培育的新品草原鸭,生长速度和肉的品质明显好于樱桃谷鸭;养殖户饲养草原鸭比饲养樱桃谷鸭提高净利5%以上。
2017年7月15日,草原鸭第二次接受国家农业部专家团队现场审验塞飞亚地处内蒙古宁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60万人口,有大量的农民需要就地就业增收,草原鸭新品系在塞飞亚肉鸭产业和全国市场上成功推广,将推动塞飞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将会直接间接安排上亿农民就地就业,让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
如今,"塞飞亚草原鸭新品种配套系"已经通过国家审定。因此,草原鸭这一民族品牌推向全世界已时机成熟。
我可以自豪地说,草原鸭配套系成功选育,是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产、学、研紧密结合已经在肉鸭育种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体系的饲料专家、养殖技术专家、兽医专家、肉品加工专家岗站配合结出的丰硕成果;是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与内蒙古塞飞亚院企合作取得的重大突破,是对国家及水禽行业健康发展的巨大贡献;与此同时,这一成果对塞飞亚的全产业链肉鸭经营价值的增加,产业科技含量水平的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的扩大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创造了行业内不可替代的竟争优势,为塞飞亚发展和股票上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塞飞亚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水禽体系强大技术力量的支撑下,我们会充分发挥院企合作的优势,绝不辜负政府与行业的期望,让草原鸭新品系的选育更加符合客户的需求,性能和指标一代更比一代强,让行业、让全国的草原鸭养殖用户有更大的收益,为我国肉鸭行业科技进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中国水禽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