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刚上市的绝味食品继续加码餐饮投资!
10月29日绝味食品发布公告显示,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参与设立投资基金,目标规模为1亿元,主要投资食品连锁及餐饮行业。
早在今年6月,绝味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就和饿了么母公司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分别拿出约一个亿,成立了个叫做“绝了”的投资基金。
加快布局餐饮投资 转型突围
鸭脖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接连不断地设立基金,是否意味着绝味寄希望于转变身份成为“餐饮孵化器”,进而谋求新出路?
绝味内部人士t透露,此举可以依托专业投资机构,拓展公司孵化的项目,加速绝味的外延性增长。而绝味在餐饮食品方面的投资,主要是特色食品和轻餐饮,尤其青睐于和绝味目前现有的模式、供应链、门店拓展管理等方面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品牌。
绝味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绝味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成立于2014年9月,曾投资武汉零点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约847万元,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1800万元,武汉食和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万元,截至2017年6月投资总计约2747万元。
绝味重大股权投资
武汉零点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可可”武汉精武鸭脖;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主营品牌为“和府捞面”,定位中式文化高端面食,还拥有一个产能满足于40个连锁餐厅的中央工厂;而武汉食和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食材会展提供O2O服务。此外,绝味食品还花费1.68亿元,投资了肉鸭全产业链企业“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占比28%。
盘点绝味此前投资的项目不难发现,除了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绝味选择的多为和鸭肉相关的食品企业,且这些品牌目前在业界并不出众。而按照公告里的“标准”,绝味想要寻找的其实是成熟可复制的现象级产品,即培育出下一个“网红”,未来投资的重点“特色食品和轻餐饮”也成为绝味寻求突围的选择之一。
疯狂开店 电商领域角逐
绝味食品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1-9月营收约29亿元,同比增加19.0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8亿元,同比增长38.42%。就此亿欧从绝味食品内部人士获悉,公司营收上涨主要是因为新店开拓和单店营收提升,而净利润大幅增加源于原材料成本的低位运行。
国金证券分析,绝味年初制定的每年800-1200家新增门店的目标已经提前完成。截至前三季,绝味约有9000家门店,店数相较去年同期的7758家门店增加16%。 按照计划,周黑鸭预计2017年开自营店180间。仅上半年,便新开了144间自营门店,开店速度接近一天一家。截至6月30日,周黑鸭的自营门店总数达892间,覆盖中国13个省份及直辖市内47个城市。
除了门店数量上的竞争,绝味、周黑鸭不约而同在电商领域布局。2014年就成立互联网数字营销中心的绝味,在今年4月又推出了自己的外卖平台。截至2017年6月,官方注册会员达到1800万。伴随着高速发展的电商,绝味O2O首年在线销售额揽收12亿,移动支付突破8亿。 周黑鸭在电商领域也不遗余力。2017年上半年,周黑鸭正式入驻聚美优品,此前,它已经在10个电商平台入驻。其外卖服务已经覆盖38个城市和11个主流电商平台。上半年,周黑鸭电商服务平台收入增长迅速,收益达1.72亿元,同比增长51.2%。今年5月,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周黑鸭“聚一虾”横空出世,主要在电商平台及少数门店供应。6月又推出新产品——卤牛肉,专供网上销售渠道。
鸭脖第一股煌上煌反而显得低调很多。尽管煌上煌今年加快了市场开发力度和乐鲜装产品升级推广,省外区域市场拓展以及外延米制品业务的增长,但煌上煌在营收方面的表现与另外两家相差甚远。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按照收益划分卤制品的市场份额,绝味食品、周黑鸭以及煌上煌分别为7.4%、6.8%、2.4%,煌上煌明显处于劣势。
国内休闲卤制品的市场规模仍然在急速扩张中。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熟卤制品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国内休闲卤制品市场规模(按零售价)在2017年预计将达到767亿元,2010-201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17.6%,跑赢膨化食品、面包糕点、糖果蜜饯、饼干类产品及坚果炒货。2019年市场规模有望破千亿,增速近20%。目前,鸭脖界三巨头周黑鸭、绝味、煌上煌全部登陆资本市场,新一轮的战争再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