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成功研制“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

   2014-11-22 3480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率先从发病鸭场分离鉴定出引起雏鸭高热、食欲不振、生长迟缓、产蛋下降乃至停止新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率先从发病鸭场分离鉴定出引起雏鸭高热、食欲不振、生长迟缓、产蛋下降乃至停止新发鸭传染病的病原,将之命名为“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并成功研制出“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FX2010-180P株)”。

据科研人员介绍,该病毒与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均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病毒。目前发现鸭坦布苏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引起鸭、鹅等水禽发病,而且可以从鸡、麻雀等陆禽中分离到该病毒,表明这种新病毒宿主范围广泛,潜在危害巨大。自2010年春季以来,我国主要养鸭地区相继爆发由该病毒引发的疫情。研究人员还将分离到的鸭坦布苏病毒分离株(FX2010)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代、纯化,获得一株对鸭无致病性的毒株,该毒株不能经鼻腔感染易感鸭,也不能在鸭之间进行水平传播,但经肌肉接种却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低剂量即可激发出高滴度中和抗体。

该疫苗临床试验申请获农业部批准,为该疫苗申请一类新兽药证书迈出关键的一步,同时也为有效防制鸭坦布苏病毒病带来曙光。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