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何氏鸭儿粑跻身宜宾“十大名小吃”之列

   2012-12-23 14870
核心提示:从宜宾市三名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传来消息,三名评选活动已全部结束,10种宜宾名小吃、22家宜宾特色餐饮名店、50个宜宾名优特产
从宜宾市“三名”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传来消息,“三名”评选活动已全部结束,10种宜宾名小吃、22家宜宾特色餐饮名店、50个宜宾名优特产已名花有主,高县“何氏鸭儿粑”荣登宜宾“十大名小吃”。

  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赋予“何氏鸭儿粑”独特魅力,色泽洁白、皮薄鲜嫩、浓香扑鼻的美味吸引着八方食客,让人流连忘返。目前,小粑不仅直销云贵、江浙等地区;而且还漂洋过海,到过港澳、英法等地。

  11月18日一大早,笔者再次来到位于高县文江镇的“何氏鸭儿粑”店前,冒着白气的大蒸笼热气腾腾,店内坐满了顾客,店外前来购买的络绎不绝。

  “‘何氏鸭儿耙’吃起来香糯可口、口感细腻,浓香扑鼻、油而不腻,而且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前来购买的严大爷说。

  百年传承,非物遗产。据介绍,“何氏鸭儿粑”最早由目前传承人何均海的祖母侯龙玉创制,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何氏鸭儿粑”已注册商标,有纯天然的原材料基地、完整的食品工艺流程、上百平米的生产制作车间;曾获得首届“四川特色旅游商品”称号;2008年6月,其制作工艺被列入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放前,创始人侯龙玉在高县做粑粑生意,通过自己在生产中实践探索,侯龙玉顺应顾客需求,几经改进制作方法和经营方式,创立了川南名小吃高县“何氏鸭儿粑”。

  现在的何氏鸭儿粑用料更加讲究,技艺更加精湛。其味道有咸肉、麻酥、玫瑰三味。外包:精选糯米作原料,碓窝舂熟,用高山冷水几经浸泡,再用石磨成粉制作。包心分盐、糖两种:盐包心精选肥瘦适度的新鲜猪前胛肉,剁成细末,加上上等的宜宾精制芽菜、盐、花椒、味精、葱花等香料炒熟;糖包心取含苞待放的纯天然玫瑰或芙蓉瓣,加上冰糖、白糖等制成蜜饯,拌上芝麻、核桃仁、生猪油等配制而成。

  外包上馅后,再用双手搓成椭圆型,外面再包上凉姜叶,犹如一个个肥胖的小鸭子在碧波上游玩,因而得名“鸭儿粑”。

  同时,在这次宜宾市“三名”评选中,高县华能符江宾馆荣获“特色餐饮名店”称号,高县羊田手工粉条、高县“沙河驿”板鸭、高县“胡二娃”红豆腐也名列宜宾名优特产。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