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在金溪县秀谷镇肖科村,有位农民饲养了一种“憨包鸭”。近日,笔者满怀好奇来到肖科村,采访养殖人余光辉。
一见到“憨包鸭”,笔者就感到非常意外。在人们的印象中,鸭子都喜欢生活在水里,但“憨包鸭”并不喜欢水,它们成群地在蜜桔树下休息、嬉戏、觅食,时不时可看到几只鸭子跳起来啄食蜜桔。余光辉告诉笔者,“憨包鸭”原名火鸭,是我国贵州省南部山区的一种珍稀禽类,由于鼻子上长有红色的肉瘤包,所以叫“憨包鸭”。“憨包鸭”对饲养条件要求不高,耐粗食,善觅食,各种野草都是它的食物,而且能适应气候环境,既耐寒又耐热,抗病能力强,易于养殖。
据余光辉介绍,他原本想通过开发果园致富,因此承包了30亩荒山种植蜜桔。今年2月,他在某个电视节目中看到关于火鸭的报道后,立即萌发了养殖火鸭的念头。随后,他到山东、山西等地考察,并于5月份购买了100只火鸭崽进行饲养。通过饲养,余光辉发现火鸭可以以桔树下的杂草为食,还不需搭建鸭舍,两个月时间不到,每只鸭崽就长到两公斤多。而且,鸭子的排泄物是相当好的有机肥,有利于果树生长。欣喜之余,余光辉在今年7月增养了千余只“憨包鸭”,目前共有1118只。
余光辉告诉笔者,成年“憨包鸭”能长到4—5公斤,在高档酒店里每只售价高达300元。目前,他已与抚州、南昌、鹰潭等地的多家酒店达成合作意向,采取直销的形式销售“憨包鸭”,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利润。下一步,他准备推广“憨包鸭”养殖,逐步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