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人员查获的引诱候鸟下水的媒鸭
“喊”过路野鸭自投渔网昨天杭州湾新区警方一天拆了11个这样的陷阱
随着北方天气转冷,渐入冰雪天,成群的野鸭开始陆续向南方迁徙。杭州湾畔广袤的滩涂湿地,成为成群候鸟越冬或中转的栖息地。
最近一周,杭州湾新区警方在对滩涂湿地巡逻时发现,在深深浅浅的滩涂池塘里悄悄支起了不少渔网。昨天,新区警方开展打击非法捕猎候鸟专项活动。根据事先调查摸底,仅昨天一天,就拆除非法捕猎候鸟装置11处,收缴作为捕猎诱饵的媒鸭76只。
捕猎候鸟的渔网很隐蔽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一组执法人员,深入滩涂湿地。
我们驱车到杭州湾十一塘,这里地处国家湿地公园外围地带。向北步行穿越已经开裂的滩涂地,大概走了2公里远,记者发现一汪水塘的对面有一间很简易的茅草棚。有执法者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要查处的捕猎候鸟的据点,捕猎候鸟的渔网就深藏在水塘里,只用几根竹竿插着,一头露在水面上。
执法人员穿上连体的下水裤趟过去。一名执法人员从对岸那片浅水塘里一把拎起渔网,两扇渔网向上收拢,连着竹竿一起被拔掉。执法人员用随带的老虎钳,剪断固定渔网的铁丝,把渔网收掉。
“一般这样的一个浅水塘会放三个渔网,远处看去是发现不了的,以为是普通的捕鱼虾用的箱网。”执法队员介绍,捕猎者白天一般不出现,晚上会睡在茅草棚里,听见野鸭下水,就一拉绳索,用竹竿固定的两扇渔网就会向上翻起并合拢,野鸭就掉进网里逃不出了。从茅草棚里,执法人员搬出了捕猎者的床铺、棉被等东西,还有拖鞋,并把茅草棚捣毁。
还用“亲戚”骗野鸭进网
在拆除非法捕鸟装置的过程中,执法人员还在浅水塘附近的茅草丛里缴获了一笼笼近似野鸭的鸭子,他们说这叫“媒鸭”,是野鸭后代人工繁殖驯养的。
在另一处捕猎点,执法人员趟水过去。水塘里突然发出“嘎嘎嘎”的鸭子叫声,一群媒鸭扑腾着翅膀要逃。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捕猎者捕猎时,会把媒鸭放在水塘里,引诱野鸭飞过时下水来驻足。“野鸭在空中飞过,这些媒鸭就会"嘎嘎嘎"地叫,于是野鸭以为下面有同伴在,就飞下来觅食,而野鸭一站到这浅水滩里,捕猎者发现了,及时收网,把野鸭捕获。”
据了解,由于近年来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来宁波过冬的候鸟逐渐增多。但由于公园以外地区措施没有那么严格,给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记者调查
“野味”在当地很有市场
捕获野鸭出售到哪里?据执法人员介绍,他们发现的这些非法捕鸟点是近一个星期内设立的,他们之前也去农贸市场查看过,并没有发现卖野鸭的现象。
农贸市场没有卖,那么野味馆会不会有呢?记者暗访了杭州湾一带的几家农家饭店。
阿国饭店、桥头堡、别墅饭店都是当地人气不错的农家饭店。在阿国饭店,记者看到菜谱里有红烧野鸭这一道菜。不过老板娘说这些都是人工繁殖的。老板娘还带记者去看活的野鸭,记者发现,这些放在笼子里的野鸭个头明显比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看到的野鸭个头要大得多。
据了解,当地的虹桥村、桥南村、新建村、富民村等地方有近十个人工繁殖野鸭的基地,产量多的养殖基地年产量在3万只以上,少的也有1万只。有养殖户告诉记者,养殖野鸭口味也不错,是当地的一项特色农业,除了供应本地餐馆之外,还远销上海、广州等地。
据长期科考候鸟的蒋科毅博士介绍,野鸭之类的候鸟一般会在11月份开始陆续迁徙过来。据悉,在接下来的11月、12月份,新区警方还会通过设卡、暗访餐馆、农贸市场等地加强日常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