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养鸭公司“一条龙”销售 荆州农民乐哈哈

   2012-08-23 5410
核心提示:14栋鸭舍分二排整齐划一的排列在30亩鸭园内,3万只小雏鸭嘎嘎鸣声如潮;料槽前一字延伸的拥挤着争食饮水,围网外头农民工头戴口

14栋鸭舍分二排整齐划一的排列在30亩鸭园内,3万只小雏鸭“嘎—嘎”鸣声如潮;料槽前一字延伸的拥挤着争食饮水,围网外头农民工头戴口罩投食取粪……这是在洪湖市戴家场肉鸭养殖农民合作社采访时见到的场景。

合作社老板郭洪山介绍:今年以来,合作社已出栏成鸭14批42万只,净收入达50多万元。该合作社创办于2009年6月,由郭洪山等6个农民联合投资兴建。占地30亩,建有标准化鸭舍14栋,每栋400平方米,总投资160多万元,其中省畜牧局项目资金40万元。截止目前,6个投资农民已全部收回投资120万元。

建厂之初,农民在考察项目时,选择了养鸭。农民郭洪山考察中发现生产是农民之长,市场销售是农民之短。如何扬长避短?经过多方酝酿,他们选择了武汉德丰公司仙桃肉鸭加工厂作为长年合作对象,由德丰公司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指导和成鸭回收。合作社实行循环批量养殖,每年养殖20批出笼60—80万只,年纯收入60—80万元。

戴家场镇镇委书记卢天举在推广该合作社发展经验时说:汾阳合作社可贵的经验就是用人之长,补已之短。市场销售汾阳合作社的“短板”,汾阳就借了德丰公司之长,与之签订了长年供销合同。卢天举要求汾阳合作社向沈庙村、南林村农户幅射带出一个养殖肉鸭产业来,为村民抗灾赶村淌出一条投资“零风险”的道来。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